原標(biāo)題:古人小笑話,古人有理,小笑有趣,深度有深度
清代著名的古人戲曲創(chuàng)作家李漁在《閑情偶寄·詞曲下·科諢》中談到:我本無心說笑話,誰知笑話逼人來。小笑
好的深度笑話一字含千意,簡單的古人笑話里藏著大大的道理,笑著笑著便會發(fā)現(xiàn)人生的小笑真諦!今天為大家分享古人的深度10則小笑話,有理,有趣,有深度!
01
頭嫩
一待詔替人剃頭,才舉手,便所傷甚多。乃停刀辭主人曰:“此頭尚嫩,下不得刀。且過幾時,姑俟其老了再剃罷。”
譯文:一個理發(fā)的給人剃頭,才開始剃了幾下,就傷了幾處頭皮。于是,他就放下刀子不剃了,并對主人說:“你的頭太嫩,下不了刀。等過些時,讓它長老點,再給你剃吧。”
感悟:把事情弄砸了又不愿承擔(dān)責(zé)任的人,會把責(zé)任推給不相干的人或者客觀因素,要警惕那些“睡不著覺怨床歪”的人!
02
偶遇知音
某生素善琴,嘗謂世無知音,抑抑不樂。一日無事,撫琴消遣,忽聞隔鄰,有嘆息聲,大喜,以為知音在是,款扉叩之,鄰媼曰:“無他,亡兒存日,以彈絮為業(yè),今客鼓此,酷類其音,聞之,不覺悲從中耳。”
譯文:某先生平時喜歡彈琴,曾經(jīng)說世上沒有他的知音,總是怏快不樂。
一天閑著沒事,彈琴消遣,忽然聽到隔壁家有嘆息的聲音,以為遇到了知音,就敲人家門問是怎么回事。
隔壁的老婦人說:“沒有什么,死去的兒子生前以彈棉花為生,今天您彈琴的聲音特別像他彈棉花的聲音,聽了,不覺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