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那科官網信息顯示,發那發那科創始人稻葉清右衛門于2020年10月2日(星期五)逝世,科創享年95歲。始人逝世歲
稻葉清右衛門,稻葉1925年3月出生于日本茨城縣,清右1946年畢業于東京大學第二工學部精密工學科,衛門后進入富士通,1972年創辦發那科,帶領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數控系統制造商。
上世紀70年代后期,日本機床工業大發展,一家傳奇公司功不可沒——發那科。一位銀行分析師這么評價它:“一般人看來,發那科默默無聞,其實他們是機器人界的微軟。如果富士山爆發摧毀發那科,全球都會停止運作。”而發那科背后的英雄,便是它的創辦者稻葉清右衛門(下文稱稻葉)。他一輩子舍棄“小我”,把全部的人生賭在了事業上,也最終在發那科實現了“小我”。
追求百分之百的控制權
1946年,稻葉清右衛門從東京大學第二工學部精密工學科正式畢業,加入如今已是日本第一IT廠商,但當時才剛剛擁有幾間比較像樣廠房的富士通株式會社。這個剛從一個長滿櫸樹的小鎮走出來的少年,躊躇滿志,要干一番大事業,但他怎么想不到自己將來會建立一個世界上最龐大的黃色機器人“帝國”,當然這是后話。
作為從東京大學來的高材生,稻葉被予以厚望,剛進富士通便被派到下屬公司擔任負責人,管理一批工人。試想一個乳臭未干的少年,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管住一群暴躁的工人。溫和教化肯定是行不通的,沒有權威,溫和就會被視為軟弱的表現。那么獨斷專權就成最好的解決辦法,掌握百分之百的控制權成了最關鍵的一環。獨裁會給予人壓迫感,同樣也會產生安全感和建立威信。
為此,他收了所有跟他同等地位的人的權力,以確保工廠里沒有人在他之上。當時工人里有一個工長的職位跟他同級,主管安全問題。稻葉詢問他自己為何主管安全。工廠回答他:“安全主管必須有焊接師執照,您沒有這個證不能當。”稻葉聽了登時大怒,立即發奮考下了執照,當上了安全主管。
或許是早年的經歷影響了稻葉之后的人生軌跡,或許是受了時代的影響——彼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日本的盟友們大獨裁者希特勒、墨索里尼吞槍自殺,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東條英機被送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獨裁專制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在發那科公司的研究大樓的入口上方有一個時鐘,它的速度是通常速度的10倍。發那科對外稱這意味著對于這個工廠自動化技術的世界領先者來說,創新越快越好。實際上,稻葉清右衛門希望通過這個鐘來讓員工們始終保持危機感,督促他們努力工作。
這是稻葉的一貫作風。在他執掌發那科的幾十年間,公司里的大小事情就要經過他的審批。哪怕是一筆幾百塊錢的訂單,他都要親自過目。事無巨細,而且極為嚴格、幾近苛刻。對于員工的聘用他只看重專業技能,如果員工不努力工作,他會大聲呵斥。
這種行事風格令他壟斷了發那科的一切權力,幾乎沒有人敢于對他提出異議。于是乎小到某件事情的對錯,大到巨輪航行的掌舵,都需要靠他來評定、做主。
就如發那科那抹鮮明的黃色。在發那科,機器人是黃色的、廠房是黃色的、卡車是黃色的、工作服也是黃色的。有人說稻葉鐘愛黃色,他認為黃色是“皇帝的顏色”,也有人說黃色是戰斗的內涵,體現了稻葉戰斗的欲望。具體如何,估計只有稻葉自己清楚。
但連配色都要強調統一,可見稻葉對發那科一致性的強調和絕對的控制。據說在稻葉退休之后,還繼續每天加班到深夜,拿著筆訓斥員工。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他的孫子稻葉清典擔任公司董事,他才真正功成身退。
在發那科,稻葉是絕對的“獨裁”。就算是1萬日元(約合612.4元人民幣)的訂單,不經稻葉批準,都不能推進;錄用新員工必須經過稻葉的面試,部長、課長等要職的任免,也完全由稻葉一人拍板。他選人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專業能力。
稻葉的“獨裁”遠遠不止于此。一直以來,他當年研發的電子油壓發動機都是發那科的“鎮店之寶”。但到1973年,受到石油危機影響,其不足已經暴露。1975年正月,稻葉要求團隊立即研發新的發動機,且必須在5月30日前完成。
5月31日,不眠不休近5個月的開發人員交出了新機器。沒想到第二天,稻葉就飛去美國,把發動機專利賣給了另一家公司。而且,這個決定他早就做出了。員工們對此十分不理解,認為稻葉踐踏了他們的努力。面對指責,稻葉十分平靜:“經營者,從來就是善變的。”
稻葉的領導風格受到質疑,但發那科的飛速成長卻是事實。1974年,發那科工業機器人問世,并于1976年投放市場;1999年,發那科智能機器人生產,并成為公司最重要的產品。目前,發那科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其數控裝置占日本75%、世界50%的份額,并以高利潤率在業界馳名,2008年達到驚人的44.83%。
為企業脫個精光
過去幾十年,日本經濟幾經沉浮,唯有發那科在危機中屹立不倒。如今,從蘋果手機到豐田汽車,從波音飛機到美軍戰車,都需要發那科的數控設備。這與其堅持研發、利益為先的信條密不可分,也與稻葉強勢的管理分不開。
發那科總部位于富士山麓的山梨縣,占地45萬平方米,所有建筑物都被漆成黃色,社長以下所有員工都穿黃色制服,工廠的機器人、卡車也都是黃色。這鮮明的“黃色軍團”體現的正是稻葉的管理理念——在這里只有企業,沒有“小我”。
而進入研究大樓的大門,還會看到一個奇怪的鐘,它的速度被調快了10倍,正常的一分鐘它只要6秒就能走完。稻葉通過這個鐘,來讓員工們始終保持危機感,督促他們努力工作。
稻葉對自己,也同樣嚴格要求。在當社長的日子里,稻葉一年中總有100天在國外出差,每天早上8:50上班,沒有一天在晚上9點前離開,更是經常工作到半夜。“我自己從來都是全力以赴,所以對部下也是這樣要求。”如果員工工作不夠認真、上進,他會拍著桌子大聲訓斥。
在發那科,會客室是茶室風格,據說是稻葉的興趣;早前,發那科買下了描繪江戶時代居住在長崎的荷蘭人生活的史畫600份,據說也是稻葉的興趣;稻葉的公務車是雪鐵龍,還是他的興趣……看起來,發那科好像成了稻葉一個人的帝國。但實際上,很少聽到外界對其有“把企業個人化”的批判。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稻葉的行動,從不出于私欲私利,全是為了公司考慮。
稻葉對發那科的用心還不止于此。早年間有一次,發那科為了與西門子公司進行技術合作,設了酒宴。據當時參加宴會的小林回憶,對方可能醉了,忽然提議要“坦誠相見”,稻葉二話沒說就開始脫衣服,最后雙方都脫了個精光。“稻葉其實一點沒醉,但他認為這次談判對發那科非常重要,如果對方脫了自己不脫,可能會破壞雙方的關系,所以在清醒的情況下仍然脫個精光。”
“不知道是聰明還是笨蛋”
這樣強勢的稻葉,在家里是不是也一樣不可一世呢?對此,他妻子的回答是:“真不知道他是聰明還是笨蛋,在家里,他跟個小孩差不多。”
回到家,稻葉只是個普通的丈夫和父親,甚至還有點懶惰、怕麻煩。生活上他從沒有自己的主意,每天早上都要問妻子“今天我穿哪件衣服啊?”“戴哪條領帶好啊?”哪天想吃魚了,都是小聲委婉地問:“明天晚飯能不能做魚?”
平日難得空閑,稻葉會和兒子善治一起去釣魚,但他只是坐在那扶著釣竿,裝誘餌和把釣上來的魚取下來等,都是兒子的活。稻葉從不是家庭的主角,或許工作才是他人生最大的興趣,他的人生價值已經通過工作全部實現了。
2000年,稻葉從社長的位置上卸任,擔任名譽會長,本可以悠哉過生活,他卻說:“黃色的戰袍雖然脫下,但我絕不引退。”他加班到深夜、拿手敲著桌子訓斥職員的情景也毫無改變。直到最近兒子善治擔任發那科的社長,孫子稻葉清典也在2013年6月成為最年輕的董事,86歲的他才算功成身退。
曾經有人問過稻葉對發那科未來的期許,他表現得十分淡然:“現在我沒能實現的,我并不期待未來全實現,繼任者也不用像我一樣做事,只要能讓發那科完整存活下來,就夠了。”
關于我們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