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s Fanny 羅兆愉(「心切自療室」主理人、家中專業(yè)心理輔導員、有個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麻煩大學講師)
好多人嘅阿媽都一樣,皇后日哦夜哦、家中樣樣都要管。有個
「衰仔,麻煩放完學又去咗邊呀?」
「凍呀!皇后,家中又唔著多件衫!有個」(你都未嚟得切反應,麻煩佢再嚟一句)
「碗湯凍曬啦仲唔飲,皇后阿媽今日去買咗乜乜乜乜……對你個乜鬼腎……總之就係對乜嘢五臟六腑都好……」
一年總有幾日可以好來好去,家中至少母親節(jié)、有個阿媽生日,麻煩勉為其難咁忍下你,唔「頂」返你,當你是皇后千依百順。
回到日常,「知啦!得啦!唔好咁煩啦!」
「砰!」有房匿入房,冇嘅落街避嚇,搵返自己的個人空間,遠離「煩」囂。
以為結咗婚生埋仔會唔同,但只不過是換了對白,煩氣依舊。一個事業(yè)有成的中年爸爸分享,他的媽媽在街上一直「哦」他拿著西裝不夠好而起皺摺,非常尷尬。
學了心理學,做多了輔導工作,明白了人之間的和諧相處需要有適當?shù)摹感睦砭嚯x」。換句話說,是一個人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如同動物死守地盤,不希望人任意闖入自己勢力範圍。不熟悉的當然不能靠近,生你的那個阿媽又是否例外?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著作《附錄和補遺》(Parerga und Paralipomena)中,有一個關於刺蝟的寓言故事。一個寒冷的冬天,有幾隻刺蝟聚在一起互相取暖,彼此越是靠近時,身上的剌就會刺傷了對方,然後分開。抵擋不住寒氣時,又會再次靠近,如是者相同情況反覆發(fā)生。經過幾次的經驗後,刺蝟終於找到了適當?shù)木嚯x。
人際關係中的刺蝟,稱之為「刺蝟困境」(Hedgehog's dilemma)。人想互相靠近,但身上的刺又會傷害了對方。
「為了維持適當?shù)木嚯x而產生所謂的禮節(jié),人能感受到溫度而又不被刺傷的距離。」
睇到這個刺蝟故事前,記起我從前是用玫瑰花形容我與母親的關係,美得想靠近,但又會被刺到、受傷。 (俾皇后知道用刺蝟來形容佢,下場係?)
上面提到的禮節(jié),實質是什麼?在我的工作、生活經驗裡,我認為是對彼此的一份尊重。
尊重,亦即是維護對方的自尊感,作用就像骨骼裡的軟組織,能連接著骨駱的彼此而又不會互相磨損。媽媽心裡固然知道就算佢生你出來,你也是個獨立個體,隨著日漸長大,遲早有自己世界。阿媽的「煩」有時是想要在你身上確定她作為一位十月懷胎、養(yǎng)你照顧你的母親的超然地位,得到那份尊重。尤其你越長大,她越害怕失去那份尊重、那個位置。
對口對準了,「煩媽」即時變成另一個人。
忍耐,可讓她做一日皇后。
尊重,可讓她做一世皇后。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