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教中35歲、國搶39歲、佩爾破老43歲的佩爾森影像彼此交疊——兩次宣布退出國家隊,兩次重新回到國際賽場,佩爾森這一拖再拖便熬成了“常青樹”。
然而,“常青”并非只要征戰乒壇的年頭夠長。
作為18年前的世乒賽冠軍,佩爾森曾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擊敗風頭正勁的中國選手劉國正晉級,直到半決賽遇到后來奪冠的孔令輝,他才停住腳步。
2005年,悉尼后退役、2001年復出的佩爾森和大他半歲的“大滿貫”同胞瓦爾德內爾并肩征戰上海世乒賽,男單輸給德國“金童”波爾之后他再萌退意,而不敵白俄羅斯名將薩姆索諾夫的老瓦也在幾乎同時發出了告別宣言。
轉眼三年過去,當老瓦都甘心把他乒壇“常青樹”的名號供上歷史的祭臺時,佩爾森卻在北京奧運會上卷土重來。 2008年北京之夏,佩爾森讓北京大學體育館刮起了一陣瑞典旋風,就像老瓦四年前在雅典創造的奇跡一樣,身為奧運會乒球“六朝元老”的佩爾森一路過關斬將殺進半決賽!盡管此后先負王皓再輸王勵勤,但奧運會男單第四名的成績已足夠跌碎眼鏡無數。
想執教中國男乒
來橫濱之前,這位馳騁乒壇20余年的瑞典人早早宣布,這將是他最后一次效力國家隊,不過1日晚的男單第三輪被東道主日本選手水谷隼淘汰后,他面對有關退役的問題時仍然嘴硬:“現在就問這個嗎?我的比賽還沒完呢。 ”
在別人看來,佩爾森從沒認真對待過“退役”二字,對他來說,這再三的反復卻只是他遵從自己真實內心的選擇。“上海那次我是真的不想打了,所以就去卡塔爾當了教練,”他說,“等合同一結束,我覺得重回賽場是當時最想做的,尤其當參加北京奧運會那么有吸引力的一大挑戰擺在我面前,我內心的動力就又洶涌澎湃了。 ”“真的只是為了北京奧運會才回國家隊的? ”“絕對。”“那倫敦奧運會沒想法了?”“至少目前是,2012年太遠了。 ”
顯然“動力”是佩爾森作出退役與否決定的唯一指標。當被問道,他覺得中國隊里誰能像他這樣打到40歲時,佩爾森說:“論能力中國隊的誰都可以,不過他們內部競爭太激烈了,占住那個位置十分不易,而且這樣的壓力之下也很容易消磨人對職業生涯的熱情,這樣綜合考慮的話,也許沒有人可以在中國隊打到這么久。 ”
卸下國家隊責任后,佩爾森暫時只想好好休息,明年會去德國打歐洲聯賽是他目前唯一能確定的事情,而當有人問他會否考慮來中國執教時,他笑答:“我倒很感興趣,不知道中國這邊有沒有意向。尤其是劉國梁不會把位置讓給我,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