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突發條命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腦干他的天職。雖然他走了,出血但是去世捐出器官可以拯救更多病人的生命!他活著時,就曾表達過以后捐獻器官、醫生用條救助他人的命救愿望。”
摘要:
“他是突發條命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腦干他的天職。雖然他走了,出血但是去世捐出器官可以拯救更多病人的生命!他活著時,就曾表達過以后捐獻器官、醫生用條救助他人的命救愿望。”捐獻器官醫生的突發條命妻子含著眼淚如是說道。
這是腦干本市第195例捐獻
5月31日,長海醫院進修醫生宋巍突發腦干出血,出血雖經全力搶救,仍然回天乏力,6月15日晚他34歲的生命走到了終點。雙親和妻子得知噩耗后,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平靜之后,家人毅然決定幫宋巍完成最后的心愿,捐獻器官拯救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
當晚,長海醫院進行了器官移植手術,宋醫生共捐獻了一個肝臟、兩個肺臟、兩個腎臟、兩個角膜和皮膚組織,這是本市第195例(今年第57例)器官捐獻,也是本市開展器官捐獻工作以來,捐獻器官和組織最多的一例,共挽救了4位病患的生命,讓2名病患重見光明。
宋醫生的老父親扼腕喟嘆后慨然說:“是國家培養了我的孩子,捐出孩子的器官,用一條命救六條命,也是一種報答!”
捐獻**者登記超5000例
面對宋醫生和家人遭遇的不幸,同事們都感到突然和惋惜。他們回憶道,平時,宋醫生總將自己的名片發給患者,方便病人隨時詢問。手術前,他會逐條逐句給患者講解,讓患者安心;手術后,他主動跟蹤情況,直至患者痊愈……有時就連吃飯,他也在反復觀看揣摩手術視頻。生前,宋醫生以精湛的醫術解除患者病痛;死后,他仍用高尚的大愛捐獻行為,詮釋著他“救死扶傷”的誓言。
上海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高解春指出:“本市人體器官捐獻**者登記已超過5000例,實現捐獻也即將突破200例。人體器官特需及其家人用生命彰顯了人道的光輝,讓普通人的愛心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地進行傳遞。”
捐獻器官須符合這些條件
現在越來越多的健康**者加入了器官捐獻的行列。這些**者們用自己的愛心為患者們帶來生命的希望和健康的福音。但器官捐獻是有條件的,并需要征得家人的同意。
1.特需年齡小于60歲。
2.特需身份明確,無法律糾紛(法律大于捐獻)、醫療糾紛。
3.**者本人自愿無償捐獻并需獲得直系親屬,包括父母、配偶、子女書面同意,若患者不能表述愿望時由父母、配偶、子女共同提出并書面同意。
4.患者的原發病為腦部疾病,如腦外傷、腦出血、顱腦腫瘤,或者大面積腦梗塞,其他器官功能正常。
5.**者不能患有包括惡性腫瘤(早期也不可以,神經系統惡性腫瘤除外)、傳染病、**史、嗜血細胞綜合征等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