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乃明朝開國元勛,因竟竭盡全力輔佐朱元璋開創明朝盛世,機妙朱元璋更是劉伯里起亮神夸贊他為“吾之子房也”,可見對他的溫憋器重以及惜才之情。
公元一三五七年,尿暴朱元璋及劉伯溫率領大軍攻打金華城,又順勢攻下了諸暨、衢州,一路所向披靡,直至來到樊嶺時被阻其前路。樊嶺地勢險要,又有元朝兩位虎將守城,想要強攻自是不可行,于是劉伯溫提出從長計議,他暫且去查看地形及探查敵方情況。
于是劉伯溫離開營帳,一路上山而去,由于崎嶇難行,只消一會劉伯溫便身體疲累,亦有尿意來襲,他抬頭只見四周叢林密布,遮天蔽日,一副人跡罕至的樣子,便想著至樹叢中去小解。
只是剛行放水之事,就只見草叢中有一塊小石碑,上面依稀可分辨“諸葛武侯”四字,不禁一怔,生生憋回尿意,近身仔細一瞧,上面刻有“金雞土狗奔馬時,留頭金刀在此溺”字樣,換了旁人可能無所驚嘆,而劉伯溫是誰?他精通陰陽五行、星象變化,不需細看就知道上一句正好應了當時的時間,待看下一句不禁有些冷汗直冒,這“留頭金刀”不正是指自己“劉”這個姓氏,時間、地點、人物皆吻合,難道諸葛亮在多年前就知道自己要來此小便嗎?
雖然對諸葛亮心有敬重,但對于這種神預測劉伯溫是不服氣的,心想你諸葛亮一定沒想到我劉伯溫小便還沒完事吧,于是整理好衣衫沿路奔向深山。
而山路則是越走越難行,加上身上帶著那塊小石碑,不一會便使劉伯溫汗流浹背,他便放下石碑坐在草地上休息。
這一休息尿意重新涌上來,瞥見旁邊有個大石塊,劉伯溫便上前打算繼續解手,心里還賭氣的想你諸葛亮再神機妙算也沒算到我換了個地方解手吧?
誰知小便剛泌出石面就被沖刷出兩行字:樊嶺云雨濃,此間溲漿暖,旁邊自然也是諸葛武侯的落款。
心中訝異、憤怒之情五味雜陳,想不到我劉伯溫算計一生最后倒被你幾句后世之言戲弄,趕緊扔下石碑匆忙跑開。
當再次累的倒地不起之時,劉伯溫便拿出干糧充饑,腦海中不斷閃現諸葛亮所留下的幾句話,心結難解。休息好了打算再次上路之時又瞧見遠處有一古墳,他湊近墓碑一看,上面竟然刻著“諸葛亮三分天下”之字,一時心頭火起,抽出隨身佩劍便劈開石碑,不料內里竟藏有另一個小石碑,心下稱奇之時瞪眼一看,上書:劉伯溫一統江山。
此時的劉伯溫再無怨氣,不由得又對諸葛亮升起崇敬之情,想著諸葛先生不僅算到我會在這解手,還算出我會輔佐朱元璋一統天下,實在乃神人也,忙俯身跪拜。只見碑底一行小字:脫甲而起。于是劉伯溫又緊忙脫下戰甲,再次跪拜后轉身就見山下一片營火,是敵人之所在。
劉伯溫摸清敵人實力后返回軍營,連夜與朱元璋密謀作戰方案,第二天一早便舉兵進攻,不到一天時間便拿下樊嶺,自此后劉伯溫助朱元璋進一步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千載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