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互聯網給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圖書資源,但卻讓我們變得不愛看書了,究其緣由或許《黃生借書說》是最好的答案,“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書不是借來的就不能(認認真真地)去讀。你沒聽說過那些藏書的人(是怎樣讀書)嗎?《七略》(我國最早的圖書目錄分類著作,分為輯略、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七部)、《四庫》(唐朝京師長安和東都洛陽的藏書,有《經》、《史》、《子》、《集》四庫。這里《七略》、《四庫》都指內府藏書),是天子的藏書,然而天子中讀書的人有幾個呢?那些搬運起來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滿了屋子的,是富貴人家的書,然而富貴人中讀書的有幾個呢?其余那些祖輩和父輩收藏(的書籍),子輩孫輩隨便丟棄的就更不用說了。不只是讀書是這樣,天下的事物(也)都是這樣。
小編每次讀到這段話的時候總是很有感觸,我不正是《黃生借書說》里的那類藏書的人嗎?還記得當初自己一時起意買了好多書包括:《圍城》、《標準日本語》等,但后來這些書多是放在柜子里發霉,總是想著書都買了以后有時間再看,如今一年過去了,那些書我也一次沒碰過。

互聯網雖然給了我們一輩子也看不完的書,但他讓我們都成了黃生口中的“富貴之人”,“空有寶山而不自取”是大部分的真實寫照。互聯網時代我們不必像古人那樣儲存大量的紙質圖書,互聯網是所有人的藏書庫,我們的藏書遠比古代的皇帝貴胄還要豐富。
不管科技如何發達,資源如何豐富,你不主動學習,主動看書,知識不會憑空鉆到你腦袋里來,小伙伴們,暫時放下手中的鼠標,貼吧先不要刷了、游戲也放一放,在世界讀書日里,嘗試著看一本書,雜志也好、小說也好,試著看一本書,用手機、平板、電腦都沒關系,試著靜下心來看一本書,你會發現讀書的美妙的。

在4月23號這個全民看書的季節,不僅大人要看書,還不識字的小朋友也可以參與進來,如今看書的手段越來越豐富,連智能電視也可以用來看書,家長可以通過智能電視當貝市場(www.dangbei.com)下載一些有聲讀物給小朋友,例如《啟智有聲書》就是不錯的選擇,里面包含了大量童話故事資源,一邊講故事一邊配有插圖,絕對是最適合小朋友的啟蒙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