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灣海底隧道貫通 這一“撇”為何讓人如此期待
發布時間:2025-03-26 11:10:27 作者:光明網 瀏覽量:314
南海東北部,撇汕頭灣海域,灣海寥廓海天。底隧道貫藍天碧海之間,何讓春和景明。期待海面之上,撇感受得到的灣海,是底隧道貫碧波蕩漾,海風輕拂。何讓海面之下,期待看不見的撇,是灣海我國首座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大直徑海底高鐵隧道——汕汕高鐵汕頭灣海底隧道“永平號”盾構機完成的一場為期4年的“穿越之旅”。3月26日這一天,底隧道貫終于畫上了里程碑意義的何讓句點。
汕頭灣海底隧道位于廣東省汕頭市汕頭灣內,期待是汕汕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長9781米,其中穿越汕頭灣海底段2158米采用盾構法掘進及空推,盾構機刀盤開挖直徑14.57米,是目前最大直徑高鐵海底盾構隧道。
大家所熟知的,是從2021年以來,在重要節點間的報道;
大家殊不知的,是謀定后動的“慎之又慎”與“分秒必爭”。
從2016年初開始編制設計方案,至2019年8月份方案趨于成熟,歷時三年半進行多方案比選論證,隧道方案被認為可有效規避臺風威脅且抗震性能優于地面結構,同時運營服役期間可降低對海洋環境及航道通行的影響。
從2016年,到2025年。跨越十年,穿越9781米。
從此,汕汕高鐵汕頭灣海底隧道宛如“海底蛟龍”,這“一撇”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斜跨汕頭灣,連接起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
汕汕高鐵起自廣汕鐵路汕尾站,終至廣梅汕鐵路汕頭站,正線全長約162公里,設7座車站。汕汕高鐵建成通車后,從汕頭至廣州將縮短至1.5—2小時,對加快構建廣東新發展格局,促進汕頭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意義。
它的貫通,不單是中國高鐵技術向海洋延伸的里程碑,更改寫粵東地區的交通格局,為區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可謂是在粵東大地上舉足輕重的關鍵“一撇”。
知難而進能切“豆腐”能磨鐵
如果你是一名深潛愛好者,那你一定會知道,深潛的深度和時間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通常深度越深,允許停留的時間就越短。如果潛水深度超過20米,停留時間會根據具體的潛水計劃和裝備情況嚴格控制,停留時間會以分鐘計算。
而你未必知道的是,汕汕高鐵汕頭灣海底隧道海底段,承受海底深處的超高水壓。
建設高鐵本非易事,在海底建設高鐵,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你以為,難度源自于深度,那你只知道了一部分,但還遠不是建設難度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