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今時代最強音的江蘇價格改革,與人們的資源生活息息相關。本報今起推出《改革,改革慣改變你我他》系列報道,提速從百姓的水電算視角來觀察政治、經濟、油氣用漸社會等領域的成習重大變革,以及被這些變革悄然改變著的江蘇價格生活。
昨天,資源昆山環保局的改革慣陸劍奮開著她的小車來到加油站加油,抬眼看了一眼牌價:93號汽油7.73元。提速
小陸記得上次加油的水電算價格是7.41元。1月1日,油氣用漸江蘇沿江8市已全面使用國Ⅳ汽油,成習價格也隨之而漲。江蘇價格
昆山早已實行“車改”,除了上下班,日常生活也離不開車。她給記者算了一下,“每個月用油在120升到150升之間,這一漲,一個月的開銷要增加50塊錢左右。”
不過,作為一名環保人士,她的肚子里還有一本“環保賬”:國Ⅳ汽油與之前的國Ⅲ汽油相比較,最大區別在于含硫量。國Ⅳ油的含硫量由國Ⅲ的150ppm(即每千克汽油中含有150毫克的硫),下降到50ppm以下,對空氣的污染大為降低。
陸劍奮說,她對油價上漲完全能夠理解。“以后,我會盡量減少車輛的使用,能不開就不開。”而這,并不僅僅為了節約。
在中石化江蘇銷售公司閔士新處長看來,國Ⅳ汽油價格的上調除了成本上升所致,更有“讓環境污染者承擔環境責任”的因素。“不能讓資源供應商單方面承擔環境成本。”他透露,這次沿江8市推廣國Ⅳ汽油及“環保柴油”,他們希望價格“一步到位”,但物價部門嚴格控制,現在國Ⅳ汽油調了價,而“環保柴油”的價格仍然維持了普通柴油價格。而且,“江蘇現在國Ⅲ汽油的價格比相鄰的山東、浙江要低,國Ⅳ汽油的價格比上海、廣東要低。”
油品價格調整,是我國環境資源價格改革的一個方面。2012年,我國環境資源價格改革全面提速:居民生活用電階梯電價施行,成品油價格基本實現正常按時調整,天然氣價格漲勢漸趨明朗,居民用水階梯價格開始推廣。
環境資源價格改革提速的背景,在于固化的定價機制下,市場配置資源的“信號燈”失靈。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松說。
水、電、氣、油的價格改革,體現了將環境、資源化為成本的理念。”江蘇錦泰期貨能源化工研究員陳捷認為,我們過去的水價、電價等,都沒有把環境成本考慮在內。而強制推行價格較高的“環保汽油”,不僅僅是出于企業的成本考量,應當也包括了環境的成本。他告訴記者,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都采用了高油價策略,目的就是為了限制私家車的過度使用,從而緩解環保和交通的壓力。
不過,這場改革也引發一些異議。如,不少公眾認為,資源價格改革“聽證會”幾乎成了“聽漲會”。對此,陳捷認為,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的重點是理順價格關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引導資源配置的作用,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漲價”。“改革目的不是漲價,更不能借改革之名亂漲價,即使要漲價,也必須將成本向社會公開,不能借改革之名行漲價之實。”比如油價,應該隨國際原油價格建立更為即時調整的機制,既有漲也應有跌;而階梯水價、電價、氣價的“階梯”的確定必須慎重確定,必須保障絕大部分人群的基本需求不受影響。
環境資源價格改革,對在全社會樹立集約、節約的使用方式肯定是有幫助的。不過,在小陸看來,資源價格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還是要循序漸進。“畢竟,水電油氣涉及到千家萬戶,也不能說漲就漲。另外,最好能加大對困難群眾的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