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瓷磚的進口介紹四大優勢介紹
2017-03-23來源:互聯網關鍵詞:瓷磚熱度:14833除開了因為進口關稅、運輸費用等,瓷磚但從產品本身來,優勢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一、進口介紹進口瓷磚比國產瓷磚更貴的瓷磚原因
除開了因為進口關稅、運輸費用等,優勢但從產品本身來,進口介紹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名師設計,優勢有較高的進口介紹溢價
進口瓷磚一般都是源于意大利設計大師設計的圖樣。如西班牙,瓷磚每年春秋兩季舉行拍賣會,優勢瓷磚商會精選心儀的進口介紹設計圖樣,通過競拍的瓷磚方式,作為自己品牌瓷磚專屬圖樣,優勢具有更深的藝術性與美學的效果和欣賞價值。而國產瓷磚的圖樣往往樣缺少了這樣精選的過程;
2、高科技的表面處理和壓機工藝
壓機的大小不能決定做出來的磚好壞,但有了大噸位的壓機就能做出小噸位壓機無法做出來的產品。比如小噸位壓機就無法做出像1000x1000mm規格的大磚。現在市場上壓機噸位從200-7200噸不等,常用的有1000噸、1800噸、3600噸、7200噸等。由于歐美國家對瓷磚質量標準通常較高,企業都會采用高噸位的壓機,而壓機的噸位從而影響到瓷磚的密度和硬度,而這恰恰是進口瓷磚品質較好的關鍵指標;
3、滿足品位、個性化的消費心理
時代進步,人們對生活品位、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瓷磚已不再局限于傳統裝修中的防滑與美觀性能,而是開始打破傳統,成為提升人們生活品位與藝術文化的媒介。所以,很多人在裝修時選擇瓷磚是很慎重的。而進口瓷磚,憑借較優的質量和知名度,以及人們對“進口產品”的“刻板印象”,在現階段頗受終端客戶追捧。
4、品牌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10大**瓷磚品牌,幾乎都擁有近百年的歷史,這也讓這些品牌企業擁有了較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技術積累和品牌溢價,產品價格就自然水漲船高了。
二、進口瓷磚的設計理念
設計更時尚、更有國際范。因為設計靈感來源更多是源于自然、生活的點滴,具有更深厚的文化沉淀、所以設計出的產品往往更能歷久不衰,成為經典。
之所以國內極少出現能夠引領世界潮流的產品設計,并不是國內缺少能迸發陶企產品設計者靈感的來源,也不是缺乏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是國內陶瓷市場的浮躁之風導致的。企業慣性追求短、平、快,有好的能賺錢的產品、好的設計,馬上就跟風仿做,大規模生產、搶占市場,缺乏了深層的品牌戰略思考。
三、進口瓷磚品質和工藝優勢
國產瓷磚和進口瓷磚之間雖然工藝上有很多共性,但在細節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而往往就是這些細節差異,令產品品質和價格上拉開了較大的差距:
1、耐磨程度
國內**為3道釉面,一般為1~2道釉,導致其表面單薄,顏色不夠豐富,而且易破損不耐磨,長期使用會影響其表面的顏色和效果。而進口瓷磚生產3~8道滾筒式上釉,所以釉面飽滿,加上燒至1200℃,而且燒50分鐘以上,保證它的硬度強,釉料顏色鮮艷耐磨,長期使用依然像新的一樣;
2、硬度
莫氏硬度分1~9級,鉆石為9級。也是抗劃痕的一種衡量標準。國產瓷磚,一般家用的墻磚1~2級就可以了,地磚**也就3級;而像意大利等進口瓷磚硬度達到5級以上,這樣也適用在公共場所;
3、PEI
(P值)抗褪色d衡量標準分1~5級,值越大抗褪色能力越強,P值到3級可放公共場所,而進口瓷磚P值往往可達到3級以上;
4、材質用料
意大利的瓷磚是采用意大利特有的黏土做坯土,適合高溫燒至1200℃,而且能保證其硬度,采用的釉料顏色也很鮮艷獨特;國產瓷磚也有仿制的,但因各種原因,很難做到神似,而且顏色灰暗沒有新鮮感,長期給人感覺壓抑,釉料的采用上沒有進口的釉料顏色豐富;
5、感觀
進口瓷磚富有很強的質感,特有中間凸起、四角小凹等形狀,其與地面結合力更緊,給人立體感,加上釉面顏色配合,給人的感覺很舒適,長期欣賞也不會感覺單調;國產瓷磚表面則平整,質感稍弱,會給人偏冷的感覺,加上表面顏色相對單調,缺乏耐看性;
6、防水性及防油性
進口瓷磚吸水率很低,防凍,而且密度大,不會滲油和污漬,長期也不會影響表面。
7、產品的整體細節
進口瓷磚產品在設計中,就會考慮鋪貼后的完整性和花紋的吻合度。這也是國產瓷磚欠缺的。
四、進口瓷磚市場趨勢
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進口瓷磚通過港資企業進入中國內地。2015年9月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展,和2016年3月北京首屆“意大利進口瓷磚中國代理商交流會”成了進口磚中國市場格局的分水嶺,并引發了新一輪原裝進口瓷磚在中國的擴張。目前,進口瓷磚在中國市場瓷磚銷售的占有率僅約為1%,市場潛力巨大。
在中國,“意大利田園和西班牙花磚”統治了一個顯著時期,“高級灰”讓進口瓷磚在中國迎來第二個春天。銳思、GET、明和吉利、CK等一股“灰調”現代風格在歐洲直吹中國大陸各省。得益于中國設計師頻頻出國交流的機會,歐洲產品“棄繁趨簡”的趨勢,如水泥磚和薄板,馬上在中國市場獲得最快的同步。而歐洲產品從規格上“棄小做大”,包括上亮光或增加亮光產品被認為是對中國市場的妥協。
2015年前,對于進口瓷磚,行業里有人表示:1000元/平米以上的品牌沒發展好,1000元/平米以下的品牌也沒發展好,關鍵是系統沒建好。意大利和西班牙工廠是無法支持我們建立系統的,他們也沒有像樣的系統,歐洲的銷售形態相對簡單,關鍵要看中國經營團隊的耐力和堅韌性,原裝進口瓷磚不屬于急于求成的人。
在中國,最初對進口瓷磚的定位是:1000元/平方。
而根據媒體報道,整理出如下檔線:
600-800元/平方:早期的蜜蜂、雅素麗、馬拉奇、FAP、奇爾;
800-1800元/平方:IMOLA(產品線轉移國產非常成功實現產品價格系統的轉變)、CK、明禾吉利、GET、埃米;
1800-2500元/平方:寶路莎、銳思,還有明和吉利中艷坊達品牌、優舍的唯維思品牌、美蒂奇的萊芬品牌、雅素麗的逗號系列;
2500元/平方以上:蘭博基尼、范思哲、獨角獸;
由中國物價和通貨膨脹率以及現在進口磚的價格階梯推導,1000元/平方以下的產品即將面臨被市場(主要是設計師和業主)定位為中端以下或低端產品的風險,為此部分品牌開始推出超大規格,并開始挑戰1000-1800元/平方的核心價格區間產品線。
而蘭博基尼、范思哲、獨角獸守住高位,服務少數人。但相信也會出現經營歐洲低價進口瓷磚的企業,“進口瓷磚批發”將進一步擴大其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