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投睿(eToro)在臺灣流行已久,史蒂深植它的夫和「史蒂夫和戴夫」廣告深植人心。金管會於 7 月 14 日發出新聞稿「呼籲」投資人,廣告勿使用如eToro等國外證券期貨業者平臺,人心因其在臺灣非註冊券商不得在臺營業。金管不過,會呼金管會也不是籲勿用第1次提出警告,實際管制能力有限。史蒂深植知名Podcast《股癌》就直言,夫和金管會只是廣告為缺乏競爭的國內券商喊喊。
不僅是人心eToro,還有像是金管Robinhood、E*TRADE的會呼券商平臺,都提供使用方便的籲勿用App,讓許多首次投資族群(首投族)可以輕鬆投入全球股票、史蒂深植ETF,甚至是小眾的加密貨幣市場。今年的股市濫漲現象,更在全球範圍吸引到大量的用戶。
這些提供差價合約(CFD)的平臺,用戶其實不實際擁有股票或期貨等標的,而僅是透過價格變動反應盈虧。(註:eToro已在今年五月宣布用戶實際擁有股權,且有股利)某種程度上,跟在加密貨幣交易所「炒幣」很像,然而「炒美股波動」跟「炒加密貨幣波動」的用戶卻差很多。這是為什麼呢?
eToro是什麼?金管會為何呼籲勿用?
eToro的前身RetailFX在2007年成立,2010年以eToro推出可以自動跟單的「社群平臺」,目前公司主要分佈於賽普勒斯、英國以及以色列,在香港、上海、澳洲與美國都有辦事處。
該平臺受到賽普勒斯證交會與英國金管局的監管,提供股票、ETF、加密貨幣、指數、商品與貨幣的差價合約,過去曾因有預設槓桿交易導致風險大、資金費率成本高,為人詬病。在推出1倍槓桿的選項(無槓桿)後,對無投資經驗的散戶更為友善,官方宣稱用戶可以零碎地零手續費買入股票,既擁有股權,還能獲得相應配股利息。
臺灣熱門Podcast《Gooaye 股癌》最近談到eToro,認為它在臺灣合規面有未解的問題,也不建議大家過度使用。不過,他猜測臺灣金管會對eToro的起訴,是雷聲大雨點小,僅是為國內的券商喊喊,實際上很難懲罰到在國外合規的券商。
據《鏈新聞》調查,像是eToro送檢調的案例也不是同一遭, 包含3年前的老虎證券、1年前的 VTI,這類狀況其實很普遍。儘管這些平臺都是在臺灣違法經營證券商業務,但金管會卻很難實際監管,因此只能做投資人宣導,告訴投資人:
使用這類平臺如果發生消費者糾紛,是沒有辦法獲得保護的。
實務面來說,像是eToro等線上券商其實有許多優勢?!豆砂饭澞恐姓劦剑壳霸谂_灣想投資美股都還需要申請「複委託」,不僅手續麻煩,券商也會向你收取手續費。
相較於eToro這類快速又免手續費的平臺,對於投資者來說吸引力就大很多。而從全球的範圍來看,這種平臺的佼佼者:Robinhood,更是越來越巨大。
臺灣是加密交易的沙漠,eToro輕鬆突破
《鏈新聞》認為,Robinhood、eToro這種在全球範圍都能投資、操作便利,又像是遊戲的線上券商平臺,跟加密貨幣的交易所很類似。只是相較之下,用戶數的差距還是很大,即便今年加密貨幣與美股呈現正相關,但看起來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用戶成長,並沒有eToro等平臺劇烈。

我們從流量網站SimilarWeb的數據看來,每月網站流量:Robinhood 在「全球範圍內」從一月至六月從900萬增長到3200萬流量,成長255%,在2到3月快速超越了幣安(Binance)、Coinbase與eToro,五月之後流量比位居第二的幣安多出1162萬。半年間eToro也成長了 53%。反觀加密貨幣市場,幣安成長30%,而Coinbase更僅成長3.2%。
此外,不重複造訪人次的部分,Robinhood同樣位居第一(6月:262萬),六個月間成長 88%,第二名的 Coinbase 呈現負成長9%(6月:249萬),第三名的幣安則是成長22%(6月:200萬),eToro在全球範圍相較弱勢僅成長9%(6月:187萬)。
場景放到臺灣,更可以感受到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弱勢。eToro在亞洲的成功行銷,在臺灣也見效,它在2至3月有猛爆性的成長,到6月已有百萬流量。摒除在臺灣無法使用或受限的Robinhood與Coinbase,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流量遠不及線上券商eToro。不僅如此,加密貨幣交易所流量第1的幣安,其流量更呈現負成長高達68%。
從臺灣的結果可以推論:
願意接受無本地法律保障線上投資的臺灣群眾,有絕大多數不使用、或不知道加密貨幣交易所。
這是為什麼呢?
使用者擄獲法則:行銷、故事、波動性
儘管《鏈新聞》曾在過去專題中寫到,加密貨幣在臺灣屬於商品,不會有像eToro被指控的非法券商問題。不過加密貨幣交易所未能被大眾普遍地接受,還是有幾個關鍵的障礙。
首先是行銷,eToro在臺灣的主要社群平臺臉書(Facebook)、YouTube強力放送廣告,著名的「史蒂夫與戴夫」就是這麼流行起來的,加上它的返傭機制也促使許多網紅主動合作,在YouTube上因此有許多置入性的教學影片。除此,它高額的推薦返傭,光是用戶使用推薦碼邀請朋友加入,雙方都可以得到50美元的獎金(出金為5美元)。
相較之下,加密貨幣交易所打廣告就有臉書、YouTube的天然屏障,儘管相關審核政策有逐漸放寬,但對於加密貨幣仍不友善。此外,在亞洲流行的國際型交易所多半都是中國體系出身,較為習慣封閉式的社群行銷(KOL群組、線下活動等),對於無基礎的一般大眾難以廣泛性的接觸。相較eToro的高額推薦返傭,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金額較少,更著重在新用戶開始交易後的手續費返傭,不過累積下來更為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