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室內排水 管道堵塞
建筑安裝施工單位必須為用戶提供符合使用功能的排水舒適、衛生、管道工程安全、堵塞方便的提高衛生器具。室內給排水工程交付使用后,質量因管道堵塞造成到處濫流,防止污染生活環境。室內而且管道堵塞。排水管腔內充滿水,管道工程使管內承受一定的堵塞水壓,帶來管道(特別是提高普通排水鑄鐵管)漏水,用戶意見很大。質量
室內排水管道堵塞是防止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常見的一種質量通病,是管道安裝與土建施工配合難以解決的老問題。
在土建與安裝交叉施工中,管道被堵塞的事例很多,特別是衛生間排水管口與地漏更為嚴重。即使管道安裝后,管口用水泥砂漿封閉,還往往被 人打開,作為打磨水磨石地面或清洗、水泥找平地面的排出口。有的甚至從屋面透氣管口、雨水斗落入木條、碎石、垃圾、砂漿等,以至造成管道的堵塞。輕者耗工疏通,重者鑿打砼地面,返工拆除管道重新安裝,這樣既耗工耗料,又影響工期。有的排水管道管腔內已部分堵塞,在通水試水過程中未能及時發現,投入使用后,必然出現管道堵塞,影響用戶使用。
為了避免交叉施工中贊成管道堵塞現象,在管道安裝前,除應認真疏通管腔,清除雜物,合理按規范規定正確使用排水配件;安裝管道時,應保證坡度,符合設計要求與規范規定及排水管口采用水泥砂漿封口等措施外,還必須采取如下多種技術措施以防止管道堵塞:
1、由于建筑結構需要原因,當立管上設有乙字管時,根據規范要求,應在乙字管的上部設檢查口便于檢修。
2、當設計無要求時,應按施工及驗收規范規定,在連接2個及2個以上大便器或3個及3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橫管應設置清掃口,在轉角小于135o的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
3、為了防止存水彎水封破壞,而造成衛生器具內發生冒泡、滿溢現象,嚴重影響使用,應采取如下措施:
1)正壓現象:立管的水流流速大,而橫支管的水流流速小,在立管底部管道產生的壓力大于大氣壓(正壓值),這個正壓區能使靠近立管底部的衛生器具內的水封遭受破壞。為此,管安裝時,連接于立管的最低橫支管與立管底部應保持一定的距離:即當建筑層數為4層以下(含4層)時,其距離為≥450mm;當建筑層數為5層、6層時,其距離為≥750mm;
2)負壓現象:衛生器具同時排水時,而引起管內壓力波動,在存水彎的出口處產生局部真空,當立管排流量較大時,在立管上部短時形成負壓的抽吸作用,而造成水封破壞。為此,約束立管內產生的負壓,立管宜采用粗糙管,對水封的保護是有利的;
3)自虹吸現象:自虹吸對存水彎水封的破壞是衛生器具排水時產生虹吸作用的結果。實踐證明,增大橫支管的坡度,有利于水封的保護。為此,橫支管安裝時,對于排水鑄鐵管宜采用國家《采暖與衛生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規定的“通用坡度“,不宜采用“最小坡度“;對于排水塑料管宜采用“標準坡度“,不宜采用“最小坡度“;
4)毛細管作用:在存水彎的排出口一側因向下掛有毛發類的雜物,由毛細管作用吸出存水彎中的水,使存水彎水封受到破壞。為此,存水彎安裝完畢后,應采取臨時封堵措施、防止存水彎內部被雜物堵塞。
4、排水管道安裝時,埋地排出管與立管暫不連接,在立管檢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時補好立管穿二層的樓板洞,待確認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臨時支撐物,此管口應盡量避免土建施工時作為臨時排出口。在土建裝修基本結束后,給水明設支管安裝前,對底層及二層以上管道作灌水試驗檢查,證實各管段暢通,然后用直通套(管)筒將檢查口管與底層排出管連接。
5、排水管道施工中,待分段進行排水管道充分膠襄灌水度驗合格后,在放水過程中如發現排水流速緩慢時,說明該水平支管段內有堵塞,應及時查明水平支管被堵塞部位,并將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
6、為了保證樓面地漏及屋面管口免受黃砂、石子、垃圾等掉落入排水管內。所有地漏及伸出屋面的透氣管、雨水管口應及時用水泥砂漿封閉,并經常檢查封閉的管口是否被土建工人拆開,一旦發現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道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