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稅籌圈(ID:shuichouquan)
作者:老K
2022年對于醫美行業來說,連補將是罰點對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的一年。據稅籌圈獲悉,超萬查重今年稅務局將重點打擊醫美行業偷稅漏稅,醫美稅務部門的行業象強力監管接踵而來。
近日,將成武漢五洲萊美整形美容醫院有限公司就因為逃避繳納稅款被查。年稅經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稅務局稽查局檢查發現,連補武漢五洲萊美整形美容醫院在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采取偷稅手段,罰點對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1701.89萬元。超萬查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醫美決定對其處以追繳稅款1701.89萬元的行業象行政處理、處以罰款850.95萬元的將成行政處罰。
此前,年稅針對醫美行業,連補公安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藥監局等八部委已經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提出重點整治和肅清醫美行業不良經營行為和財稅不合規亂象,醫療美容機構經常發生的私卡收費、兩套賬務、偷稅漏稅等稅務違法行為正在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和處罰。
相對來說,我國的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產生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醫美行業一直處于“野蠻生長”狀態。大多數醫美機構雖然比較重視醫療風險,卻常常會忽略稅務風險問題。而且,目前的現狀是,醫美機構普遍納稅不規范,甚至有許多機構根本沒有納稅概念,還有的醫美機構財務人員將“避稅”作為己任,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游走在偷稅漏稅的邊緣。
而在更加成熟的醫美行業大國——韓國,上述問題其實也普遍存在,此前還一度引發過席卷韓國的“稅政風暴”——當時,沖進醫美機構辦公室的稅務稽查人員直接拿走電腦等,通過獲取業務數據和資金流水,查出醫美機構存在大量漏繳稅款事實,最后以醫美機構被處以數倍罰款而告終。
那么,當前的醫美行業稅務方面主要存在哪些問題?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一是賬簿設置混亂。賬簿本是稅務機關獲取納稅人收入、征收稅款的主要依據,但縱觀目前的醫美機構,仍有許多公司不按規定設置賬簿,或者賬簿設置不夠健全,收入記載不夠準確。二是發票管理混亂,尤其是一些醫美機構在采購美妝美容產品、醫療器械等設備時,為了圖便宜,經常購買那些已經倒閉的醫美機構轉賣品,但這樣很難獲取有效的票據,使得稅務部門很難以票控稅。第三就是繳納稅款不規范,對行業稅率不熟悉等等。
而要避免出現上述情況,治本之策是要實現“稅務合規”,而實現“稅務合規”,醫美行業尤其是醫美機構負責人必須清楚自己需要繳納哪些稅。綜合來看,在我國開業的醫美機構,目前主要需要繳納三個稅種: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首先是增值稅。就醫美行業來說,其增值稅主要是“診所開業后取得銷售收入”產生的稅。以醫美行業銷售醫美產品為例,假設增值稅率為16%:醫美機構以116元購進一盒不含稅價格100元的護膚品,然后在進貨成本的基礎上以200元的銷售價出售。不含稅進貨價格和不含稅銷售價格之間的差,就是增值額,增值額等于200-100=100。增值稅就是在加價的100元上面征的稅,100×16%=16元,也就是32-16=16元。
其次是企業所得稅。醫美機構作為法人企業也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醫美機構的營業收入減去成本,同時再減去一些準予扣除的項目后,最終可以得出應納稅所得額。
最后是個人所得稅。醫美行業無論是老板還是員工,個人只要有所得,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目前,我國個人所得稅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制,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于7級超額累進稅率,最低3%,最高45%,按月計算征稅。每月5000元以下(每年6萬元)免征稅,在此基礎上,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6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作為最終的應納稅所得額。上述三大類稅目是醫美行業必須要交的,只有嚴格按照稅務部門要求和設定的稅率繳納稅款,才可以防止稅務不合規。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減少醫美行業稅務風險,醫美機構在做賬時還需要實現“三流合一”,即對公支付時要做到合同流、資金流、發票流的“三流一致”。具體來看,合同簽署方、收款方、發票開具方必須一致,尤其是發開票時要格外注意:開具發票時必須開具公司全稱,不得簡寫或開具成個人;無論是專票還是普票,開發票必須填報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醫美品名要寫具體和清晰,否則有可能不被作為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憑證使用,引發不必要的稅務風險。同時,還需要警惕以下方面內容:即收入和采購無票、大額現金首付、返利入賬、隱匿收入、虛列成本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稅務合規,否則或將面臨稅務部門的嚴肅稽查。
要知道,現在的稅務稽查不同以往,現在的稅務系統已經十分強大,尤其是“金稅三期”和即將推出的“金稅四期”,涵蓋了各級國地稅、所有稅種、所有工作環節,通過智能互聯網和大數據,已經把公安局、工商局、稅務局、社保局、質監局、國家統計局、銀行等所有行政管理部門打通,醫美行業的交稅信息和上下鏈條增值稅記錄全都會收錄進去,醫美機構再想偷稅漏稅已經難如登天。
醫美員工的個稅同樣如此,此前,有許多醫美行業員工會虛報工資,這樣對企業來說就可以少交稅了。但“金稅三期”和“五證合一”以后,企業人員收入、獎金等所有信息都已經相互關聯,稅務、工商和社保部門也能隨時查詢,再想少交個人所得稅和社保已經變得十分困難。
而據稅籌圈獲悉,醫美行業偷逃稅將是稅務局下一步稽查的重點對象。此前,醫美行業普遍對納稅不夠重視,尤其是醫美老板將醫美機構視為“自家企業”,因此在企業經營中經常“公私不分”,對于醫美產品銷售、業務收款、購買貨物等資金流動,為圖方便或者為了掩蓋不明資金流水,不走對公賬戶;發放員工薪酬也直接轉到微信、支付寶、銀行卡等私人賬戶,以為這樣就可以掩蓋開支并且可以避稅。實則不然,在稅務部門的嚴肅稽查下,每一筆流水都能通過銀行和稅務信息比對查到,尤其是企業老板的個人賬戶已經成為稅局稽查的重點,私戶交易不再是偷稅漏稅的“避風港”,對此要格外引起注意。
展望未來,稅務部門的監管力度日益加強,將是一個確定性的方向,這也就意味著醫美行業的財務、稅務合規將成為2022年的焦點。為避免不合規被罰,醫美行業要加快構建完善的稅籌合規體系,持續重點整治和肅清不良經營行為和財稅不合規亂象,此前存在的私卡收費、兩套賬務、偷稅漏稅等稅務違法行為需盡快杜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稅務合規,免受稅務部門的高額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