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場打賞超百萬元”“一晚流水破千萬元”——這些讓人咋舌的莫讓美顏數字,正來自當下火得發燙的過度團播現場。7月30日,毀直抖音升級《抖音直播團播內容管理規范》,播生還同步推出《抖音直播團播機構管理規范》。莫讓美顏新規明明白白劃了紅線:靠奇裝異服、過度出格動作博眼球不行,毀直過度美顏也踩了雷;公會那些坑主播、播生坑用戶的莫讓美顏操作,還有互撕攀比、過度炫富引流那套,毀直全被明令禁止。播生(據上觀新聞報道)
團播是莫讓美顏指多人在同一直播間進行舞蹈、唱歌等團體表演的過度演藝直播形式,屬于網絡表演行業的毀直新興業態,受到廣大網友的喜愛。不過,大河奔流難免泥沙俱下,團播領域也出現了用低俗擦邊內容博眼球等問題,其中通過著裝、剪影、打濕身體、仰拍特寫、抽打臀部、刻意抬腿等方式突出敏感部位、營造曖昧氛圍的行為,有違公序良俗,理應被禁止。
團播不能是“曖昧經濟”的秀場,那團播中過度美顏該不該禁止呢?事實上,“團播的美顏太嚴重了”屢屢成為廣大網友吐槽的話題,除了身材在直播中被拉長之外,每個主播都擁有一張小巧的臉龐和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顯得分外精致,肌膚狀態也“相當出色”,仿佛將二次元的精致五官搬到了現實之中。更有甚者,主播的容貌在美顏之后和美顏之前的差別極大,被磨成了“假人”。如此過度美顏,讓團播嚴重失真。
不少人質疑,當過度美顏成為團播表演的一部分,濾鏡究竟是輔助呈現藝術效果的工具,還是掩蓋瑕疵的遮羞布?更為重要的是,若團播中過度美顏,長此以往,會讓受眾迷失在虛假的完美里,影響大家對審美標準的重新定義,甚至產生自我認同危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示“沒有濾鏡就不敢發朋友圈”,說明很多人越來越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因此,禁止團播過度美顏大有必要。
不僅是團播,過度美顏現象早就充斥著無數直播間。更進一步來看,不僅團播需要禁止過度美顏,其他直播形式也應該禁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自己適當“裝扮”以獲得關注和點贊本無可厚非,但以過度美顏欺騙受眾,則是在違法邊緣試探——有律師指出,美顏本身并不屬于欺詐,但若主播在直播中過度美顏,讓外貌和身材產生重大變化,導致粉絲基于虛假外貌做出打賞、贈送禮物、購買產品等意愿或其他錯誤決定,博取不當利益,則可能涉嫌構成欺詐。
直播平臺不僅應禁止過度美顏,還應該從圖像處理技術上降低美顏程度,如磨皮不能磨得太白、瘦臉不能弄得太瘦、美顏特效不應太夸張等。主播們也應主動摒棄對過度美顏的依賴,清晰認識到過度修飾的視覺效果會逐漸失去吸引力,“去濾鏡化”反而容易成為彰顯個性與真實的標簽,有助于拉近與粉絲的距離,增強情感黏性。(何勇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