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出通知,下調向市決定自9月30日零時起將汽、場機柴油價格每噸均下調190元,制再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ÿ升約分別降低0.14元和0.16元。邁步這是下調向市今年以來,中國成品油價格的場機第七次調整。
在經過上次的制再延遲上漲之后,發改委此次如約對成品油價進行了下調,邁步雖然小于市場預期的下調向市降幅,但是場機這個及時的調整既使得外界對成品油價的機制不在過度反應,也使得國慶長假出行的制再私家車主可以節省一筆資金,為新中國60周年大慶獻上一禮。邁步這個調整既維護了成品油價機制實施辦法的下調向市威信,也順應了市場的場機要求。
我們注意到,制再受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石油庫存高企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油價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國際油價標桿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原油期貨合約報價跌破66美元/桶,最低報價只有65.41美元/桶,而9月2日我國上一次調節國內成品油價格之時,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基準原油22日移動均價為71.52美元/桶,降幅已經達到了《辦法》的調整要求。
實際上,自上次國內油價上調以來,國內市場的油價就開始出現下調的情形。以西南地區為例,此前這邊的油價一直是國內市場最緊俏的,但是自9月2日上調油價后,成品油批發市場價格便開始下跌。9月25日,成都地區90號汽油批發價為6300元/噸左右,0號柴油為6100元/噸左右,較規定的最高批發價標準,ÿ噸最高低了1000多元。而處于農業大省的河南在經過糧食收割的高峰之后,也迅速的出現的下降趨勢,與9月2日相比,中石化的93號汽油批發價ÿ噸已下跌約250元;0號柴油ÿ噸降了320元。可見國內市場的需求已經無法對原油價格的上漲提供支持。下調已經是一個必然的走向。而從國際市場來看,供需面也同樣無法支撐國際油價大幅上揚。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當周的美國原油庫存大幅增加285.5萬桶,此前市場預計為下降150萬桶。同期餾分油庫存增加300萬桶,增幅幾乎是此前預期的兩倍;而汽油庫存增加540萬桶,預期為增加40萬桶。而從供應方面看,總部λ于英國的油輪數據跟蹤機構Oil Movements9月24日表示,預計歐佩克成員國截至10月10日的4周中的石油日發運量較此前4周將增加16萬桶。同時預計歐佩克石油出口量將逐步增長。
當然,此次油價下調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廣大的私家車主了。不過油價調整對市場和全國經濟造成的影響已û有前階段那ô大,雖然此前國內石油巨頭對成品油價的市場機制一直不滿,不過此次石油巨頭對于油價的下降,卻表現得出奇的安靜,也說明此前的漲價給足了石油巨頭的利潤空間,所以此輪下調價格在總體上將不會產生什ô影響。相反由于國慶中秋長假等非經濟因素的作用,反而給市場的消費帶來了不少的機會,相信在這個長假期間國內的石油銷售將會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的。
從我國的整個油價形成機制來看,今后會越來越走向正規的階段,不過由于現在油價還是û有真正意義上地同市場完全接軌,相關機制尚需進一步健全。因此δ來相關部門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更多的還是一種姿態,一種信號。而更重要的還是要將國內石油企業的成本信息公開作為δ來成品油價格管理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