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11時14分,北京明白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點火發射,新老約10分鐘后,同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份傳進入預定軌道,承接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力永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遠值
如果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得期待一艘飛船的話,托舉中國航天“夢之隊”的北京明白無數推進器中,一代代航天人,新老無疑是同框最強勁的動力。
新老“北京明白”同框
不少眼尖的份傳網友發現:“北京明白”換小哥了,前任小哥仍在旁坐鎮!承接從2011年的力永神舟八號到2023年的神舟十七號,接棒的遠值年輕面孔,不變的“北京明白”。
“北京明白”是誰?“北京明白”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是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調度組。“北京明白”團隊的工作日常和職責是確保航天員呼喚祖國時,永遠有人回應。
有老人有新人
每一名航天員都是接力棒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由3名航天駕駛員組成,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其中指令長由第二批航天員擔任,這也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員帶領第三批新航天員執行任務。2021年,湯洪波作為首批執行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成員,親歷了“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的歷史時刻。時隔2年,他又將成為重返“天宮”第一人,見證中國空間站建設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湯洪波也成為目前為止執行兩次飛行任務間隔最短的中國航天員。
傳承航天精神
他們用行動續寫中國航天的輝煌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就有這樣一位航天人,他的名字叫費迪,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費俊龍的兒子,在航天員費俊龍第二次圓夢太空之時,費迪也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接力棒,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9月21日正式啟動,費迪也正是在那一年出生,你要說中國航天事業成功的秘訣是什么?那就是傳承,正是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才有了今天中國航天的輝煌時刻,才有了這樣一往無前的無限能量。
空間為宇,時間為宙。一代代航天前輩們用漸染霜華的鬢發和始終不改的初心,詮釋著時間的流轉;新時代的航天人用科技創新之力在太空營造新家園,詮釋著空間的廣袤。
從“可上九天”到“敢上九天”
從1天到500天
從進入太空到進駐太空
這是一段中國載人航天的偉大奮斗史
也是一段跨越時空的偉大遠征
中國的航天不是百米沖刺
而是漫漫征程上的接力跑
可以想象,未來的任務將更具挑戰
但也如網友們所說:
“你們感覺良好,我們感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