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中國留學市場風向標”的中國展舉中國國際教育展27日至28日在北京舉行。
2023中國國際教育展吸引了來自34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362所教育機構參展,其中德國、教育教育機構法國、參展新西蘭等18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展舉以官方組團的國際形式參展。除了傳統的教育教育機構留學目的地國外,今年文萊、參展伊朗、中國展舉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的國際教育機構首次參展。
文萊杰魯東醫療中心健康科學學院招生官 林愛淩:文萊是教育教育機構第一次參展,我很開心有很多大學、參展教育機構來我們的中國展舉展位,來了解我們學校的國際信息,我們希望吸引中國學生來我們這里讀書。教育教育機構
和上一屆相比,新加坡參展高校從4所增加到17所,為學生和家長帶來多樣化的留學選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創業學院助理主任 陳芳:我們這幾年也觀察到,每年來申請我們課程的(中國)同學,大概百分之五到十的增長,我們想主要的原因是兩國的關系(交往)比較頻密,加上我們的師資、課程的設置,都是吸引學生到南洋理工求學的一個原因。
在2023中國國際教育展上,記者發現,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教育領域的國際交流不斷加深。在塞浦路斯教育體育和青年部的展位上,記者看到,中塞友好學歷互認,成為招生宣傳標語,不僅學歷互認,還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了獎學金。
塞浦路斯教育體育和青年部高級教育官員 加亞科斯?卡拉蘭博斯:塞浦路斯是離中國最近的歐盟國家,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塞雙方的教育部也簽署了合作協議,這給我們更多機會。我們可以讓學生作為使者,讓更多人知曉塞浦路斯。
今年,是中國國際教育展第三年設立中外合作辦學專區,記者發現,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已成為不少學生和家長的留學選擇。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霍英東研究生院招生錄取辦公室科長 黃穎嘉:來咨詢的學生還是挺多的,粵港澳大灣區政策非常好,比方說我們的無人駕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這些方面,都是國家現在大力發展及支持的方面。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高二學生 王嘉儀:中外合作辦學是我的第一選擇,不用走出國境,我們也能獲得國際上的教育機會,開闊視野。
(總臺央視記者 田曉佩 周培培 黃一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