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記者從福建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工業2017年,基礎進步按照《福建省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方案(2016—2020年)》,增強福建組織實施冠城瑞閩新能源科技動力鋰離子電池、福建龍溪軸承長壽命高可靠性航空航天自潤滑關節軸承、工業華安正興車輪高強度輕量化鋁合金車輪等55項省工業強基工程重點項目,基礎進步全年累計完成投資64.6億元,增強33個項目已進入試生產、福建部分投產或投產階段,工業高性能復合材料、基礎進步特種金屬功能材料、增強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等新材料、福建電子元器件、工業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和基礎工藝取得突破,基礎進步工業基礎能力進一步增強。
一是關鍵基礎材料領域。組織實施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關鍵基礎材料領域項目18項,全年累計完成投資15億元,13個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部分投產或投產階段。其中,米亞新材料薄膜新材料生產項目開發出CIGS三元合金靶材工藝技術,填補國內產業空白,打破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加快薄膜太陽能電池核心技術產業化、規模化。
二是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領域。組織實施電子元器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智能儀器儀表、機械基礎零部件等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領域項目25項,全年累計完成投資47.5億元,15個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部分投產或投產階段。其中,國光電子聚合物固體片式電容器產業化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繼日本、美國之后第三個能夠生產該產品的國家。福聯集成電路砷化鎵、氮化鎵項目填補了國內6英寸砷化鎵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的空白,對提升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整體水平、促進我國集成電路工藝多樣化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先進基礎工藝領域。組織實施鑄造、切削加工及特種加工等先進基礎工藝領域項目8項,全年累計完成投資1.6億元,3個項目已進入試生產、部分投產或投產階段。中科光匯精密激光三維切割技術工程產業化項目較進口精密激光三維加工系統成套設備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大大推進福建省以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和機器換人為代表的產業升級。
四是產業技術支撐體系領域。組織實施前沿技術創新平臺、行業技術應用平臺等產業技術基礎領域項目4項,全年累計完成投資0.5億元,東方智能儀表基于移動物聯網的智能儀器儀表技術應用服務平臺、圣智(福建)熱處理年產3000噸清潔熱處理公共服務平臺等兩個項目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責任編輯:吳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