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抑制過剩產能政策導致國內風電龍頭金風科技(002202.SZ/02208.HK)H股發(fā)售遭遇變數(shù),金風為最近以來內地宏觀調控影響企業(yè)赴港融資增加了一宗新案例。科技
據(jù)香港市場傳出的股公開消息,金風科技H股孖展認購反應仍然冷淡,發(fā)售公開發(fā)售未獲足額認購。未獲九家中小型券商共借出約3010萬元孖展額,足額與公開發(fā)售集資9.09億元的認購目標尚有不小差距。金風科技已于今日(6月10日)中午截止公開發(fā)售。金風
孖展,科技即保證金,股公開在香港市場上,發(fā)售銀行和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提供融資服務,未獲投資者可據(jù)此進行杠桿投資。足額市場擔心,認購在孖展認購如此冷淡的金風情況下,金風科技是否能如期上市。
分析師認為,金風科技H股招股期間,其A股表現(xiàn)一直不景氣,這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此外,由于金風科技目前估值也并不便宜,加上內地在風電概念企業(yè)政策上存在的不明朗因素,導致投資者對其認購信心不足。
匯港通訊顯示,雖然孖展認購并不理想,但金風科技國際配售反應卻頗佳,截至9日已錄得1.5倍-2倍超額認購,公司到目前為止仍傾向以上限定價,該股招股價范圍是19.8元-23元。港媒稱,金風科技承銷團方面堅稱不推遲、不減價,計劃公開集資不足,便以國際配售補足。包括新世界主席鄭裕彤、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均有認購。
金風科技本次預計公開發(fā)售3.95億股H股,其中90%國際配售,余下10%做公開發(fā)售。募集資金最高約80.79億港元(扣除傭金)。預期上市時間為6月22日,保薦人為中金、花旗及海通香港。如果在香港成功上市,金風科技將成為中小板首家“A+H”的公司。
6月9日,路透社稱,因擔心再生能源產能過剩拖累行業(yè)發(fā)展,證監(jiān)會已下令暫停再生能源相關的IPO,旨在限制已顯過剩的多晶硅和風力渦輪機投資。而國務院此前發(fā)布關于抑制部分行業(yè)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文件,明確將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風電設備這六個行業(yè)作為調控和引導的重點。
金風科技是是中國第二大風電商、全球第五大風電設備商。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前三位,于2007年12月在深圳中小板上市。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風力渦輪機市場,
金風科技A股昨收報21.64元;截至今天中午收盤跌0.23%,報21.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