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兩市大盤先抑后揚,大積底部同時市場出現了不少積極信號。極信我們認為,號共在以下這三大積極信號的振月真正中期共振之下,大盤很可能在4月份營造出真正的營造中期底部。
急跌釋放做空能量
從技術上看,大積底部快速下跌已經讓做空能量得到階段性的極信充分釋放。 從大盤周K線看,號共周線8連陰在A股歷史上極為罕見,振月真正中期僅在1994年以前出現過,營造當時的大積底部市場顯然與今天不可相提并論。進一步觀察,極信上一輪熊市大盤從2245點下跌到998點,號共跌幅56%,振月真正中期用了4年時間,營造而本次調整大盤從6124點下跌到上周最低3271點,跌幅超過46%,用時不足半年。急速大幅下跌雖然來勢洶洶,給投資者帶來的恐懼心理似乎超過當年熊市,但我們認為,根據時空互換的技術原理,這種以空間換時間的走勢恰恰表明,A股市場不會回到類似于2001-2005年那樣的長期熊市,目前只是長期牛市中的大級別調整,中期底部的確認也不會遙遙無期。結合短線指標分析,周四收盤上證指數站穩了5日均線,為近期少見,而KD指標連續2次在20左右發生“金叉”,是成功率很高的見底信號。
抄底資金正在流入
上周管理層針對“一季度股票型基金凈贖回上千億”市場傳聞的緊急辟謠,可能表明當前市場資金面并不像前期想象的那樣惡劣。而4月份第一周共有 10只開放式新基金在發,17只新基金等待發行,基金迎來歷史上最密集發行期,部分剛發行完畢的新基金也已經進入建倉期。不可否認,國內存在著大量趨勢投資者,在下跌的過程中,基金募集的速度比較緩慢,但是隨著大盤越來越接近“疑似底部”,一旦市場出現止跌跡象,在大量新基金同時在發的情況下,資金回流的速度可能也會超出想象。此外,自3月中旬以來50ETF持續放量,周四成交金額更是達到19.72億元的天量,從歷史經驗看,50ETF持續放量之后大盤指數往往會迎來較有力度的上漲行情。由于50ETF對應的是對于大盤指數起決定性作用的權重股,從某種意義上說,50ETF成交的持續放大可能意味著抄底資金正在持續流入市場。
權重藍籌先于大盤反彈
從3月下旬開始,銀行、保險、航空等藍籌股板塊就已經拒絕跟隨大盤下跌并開始試探性反彈,上周石化、鋼鐵等也出現了反彈信號。大盤藍籌股領先于大盤反彈,一方面是由于投資價值的顯現,如銀行、鋼鐵板塊多數個股動態市盈率低于20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A股市場周期性風格轉換的規律作用。回顧 2006年以來的牛市歷程,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發現一個特點,即“二八現象”和“八二現象”呈現輪動,并且每次持續時間都在5個月左右。如2006年8- 12月以銀行、地產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行情持續5個月,而2007年1月到5?30之前低價股輪番上攻,隨后的6-10月又是一輪典型的A+H權重股行情。而從2007年11月到今年3月,伴隨著大盤的調整,權重藍籌股不斷下跌,中小板、農業、創投等題材股又持續火爆,持續時間也達到5個月。從3月底4 月初開始,大盤藍籌股明顯轉強,很可能是又一輪風格轉換的開始。如果藍籌股進入到持續數月的強勢周期,其權重作用將幫助大盤指數構筑中期底部甚至出現中級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