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我國太陽能光伏產出口結構中,中國太陽能電池和電池組件出口額約為202億美元,太陽占總出口額的伏產66.5%,太陽能電站出口占19.82%,業產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品出近6年來,口形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出口額連續較快增長,勢分2011年出口額達到358億美元,析市同比增長17.38%,場研其中太陽能電池出口額226.7億美元。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市場主要是太陽歐洲、亞洲和北美洲,伏產其中以歐洲為首,業產占56.94%,品出亞洲占21.15%,口形北美洲占16.54%。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前三位的國家分別是德國、荷蘭和美國。
歐洲2012年光伏需求量預計下降三成,歐洲光伏產業協會(EPIA)秘書長Reinhold Buttgereit表示,歐洲市場2011年新增裝機料至多達17GW,占大部分國家總量24GW的71%左右,但2012年歐洲需求預計將大幅下降約三成,為11.8GW。“在光伏發電具備比較優勢之前,歐洲市場增長可能會回到相對較低的水平。”他分析認為,歐洲市場面臨的不利因素包括支持政策力度減弱,傳統能源發電企業反對之聲堅強,資金危機之中融入資金難度加大等。但他樂觀預計,歐洲五大主要電力市場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國,有望從2013年其陸續實現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的上網平價。
大部分國家經濟前景比較悲觀,不排除爆發第二次資金危機的可能。發達國家經濟陷入兩個惡性循環,一是資金危機和財政危機,二是高通脹和高失業率。美國的“雙反”,歐盟的反壟斷預警工作和印度的光伏電池反傾銷預警,無疑都是牽動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重要因素。面對大部分國家光伏市場的不樂觀形勢,目前中國的光伏出口似乎走到了懸崖邊。但我們不應該被動,要積較尋求解決之道,比如放寬貸款、增加退稅,平抑國內物價,降低生產成本,開發新市場,尋找變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