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埃孚旗下兩家德國工廠陷入困境,采埃位于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兩座艾托夫和蓋爾森基興沙爾克區的兩個地點被認為缺乏經濟前景。采埃孚在收購TRW和Wabco后所面臨的工廠關廠沉重債務負擔,導致首席執行官Holger Klein實施緊縮措施以轉型迎接多重危機。面臨
一)上半年增收,危機轉向下個階段需要重組
2023年上半年,采埃采埃孚銷售額為233億歐元,兩座同比增長10%,工廠關廠達到9.41億歐元的面臨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總額。將繼續實施成本降低措施,危機與客戶伙伴商討減輕通貨膨脹的采埃影響,并通過優化庫存來實現年度目標。兩座
預計2023年銷售額將適度增長,工廠關廠超過450億歐元,面臨力爭實現4.7%至5.2%的危機調整后息稅前利潤率。將聚焦于變革,通過調整組織架構、加快流程、簡化決策路徑和堅持成本原則,有針對性地投資具有回報和前瞻性的技術。
二)高成本工廠尋找解決方案,關閉迫在眉睫
所以采埃孚對全球40多家工廠進行評估,尚有十幾家工廠沒有明確的目標愿景。艾托夫工廠計劃于2027年關閉,工廠和工會尚未就目標愿景達成一致,艾托夫工廠擁有590名員工,這個工廠將不會“長期繼續采埃孚的生產”。公司已與外部服務提供商合作,尋找可能的延續解決方案,甚至考慮在沒有采埃孚參與的情況下建立新業務。評估尚未顯示該工廠在經濟上具有可行性,關閉的風險仍然迫在眉睫。
德國蓋爾森基興工廠,采埃孚總共擁有約350名員工,面臨裁員的風險。曾努力提高該工廠的競爭力,包括計劃建立新的電動卡車轉向系統,但由于產品未能贏得客戶訂單,生產基礎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不再可用。
采埃孚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不僅需要應對經濟壓力,還需要平衡公司內外的利益。隨著對工廠未來的重新評估和可能的裁員風險,傳統Tier1的盈利模式面臨很大的挑戰,這需要非常大的智慧才能從之前的模式切換到將來的生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