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存在于土壤孔隙中,遼寧尤其是凍土中小孔隙中,大孔隙常被空氣所占據。土壤穿插于土壤孔隙中的墑情植物根系從含水土壤孔隙中吸取水分,用于蒸騰。監測土壤中的遼寧水氣界面存在濕度梯度,溫度升高,凍土梯度加大,土壤因此水會變成水蒸汽蒸發逸出土表。墑情蒸騰和蒸發的監測水加起來叫做蒸散,是遼寧土壤水進入大氣的兩條途徑。
表層的凍土土壤水受到重力會向下滲漏,在地表有足夠水量補充的土壤情況下,土壤水可以一直入滲到地下水位,墑情繼而可能進入江、監測河、湖、海等地表水。
土壤含水量有三個重要指標。一個是土壤飽和含水量,表明該土壤最多能含多少水,此時土壤水勢為0。
第二是田間持水量,是土壤飽和含水量減去重力水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水分。重力水基本上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時土壤水勢為-0.3巴。
第三是萎蔫系數,是植物萎蔫時土壤仍能保持的水分。這部分水也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此時土壤水勢為-15巴。
田間持水量與萎蔫系數之間的水稱為土壤有效水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部分。當然,一般在田間持水量的60%時,即土壤水勢-1巴左右就采取措施進行灌溉。
土壤水勢可細分為重力勢、基模勢和溶質勢。
土壤水分重力勢以土壤水面與土表面相平時為0。水面高于土表面時為正值(此時也稱為壓力勢)。水面低于土表面時為負值(土壤水吸力為正值)。
土壤基模勢指土壤中礦質顆粒表面和有機質顆粒表面對水所產生的張力。它的值永遠是負值,即總是將土壤表面的水分向土體內吸進來。
土壤水分溶質勢與土壤溶液中所含溶質數量有關,溶質越多,溶質勢越小(即越負)。點水源入滲時,水沿濕度梯度從高水勢處向低水勢處流動,逐漸形成一個干濕交界分明的橢球體形狀,稱為濕潤球,球面各處土壤水勢相等。該球面稱為入滲鋒,在水頭固定不變時,入滲鋒的前進速度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減慢。
大部分植物養分都是溶于水后隨水移動運輸到植物根系被吸收的。無論根系以質流、擴散、截獲哪種方式吸收植物養分都在土壤溶液中進行。
產品特色編輯該儀器是符合《土壤墑情監測規范SL000-2005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行業標準》,根據土壤墑情監測規范要求設計,不僅可實時監測墑情的最主要參數——土壤水分,還可根據用戶需求監測土壤溫度等,配套的軟件可根據用戶需要靈活設定墑情參數的采樣周期和存儲周期、巡測和召測數據及分析數據等功能。系統進行不間斷監測,對土壤墑情的發生、發展及變化進行實時的監視和分析,為開展排澇抗旱工作提供信息依據。
土壤水分傳感器采用國際上最流行的現場測試土壤水分原理:頻域反射原理(TDR),該技術最早應用于美國,即傳感器發射一定頻率的電磁波,電磁波沿探針傳輸,到達底部后返回,檢測探頭輸出的電壓,由于土壤介電常數的變化通常取決于土壤的含水量,由輸出電壓和水分的關系則可計算出土壤的含水量。水分是決定土壤介電常數的主要因素。測量土壤的介電常數,能直接穩定地反應各種土壤的真實水分含量。TDR土壤水分傳感器可測量土壤水分的體積百分比,與土壤本身的機理無關,此原理是國際上最流行的土壤水分傳感器測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