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北京發布的報告《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2016)》分析,2016年下半年中國工業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下半性較運行中諸多矛盾和風險會進一步顯現,年工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業經
2016年8月17日,濟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共同主辦了《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2016)》發布暨研討會。報告《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2016)》是下半性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組織編撰的“國家智庫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年工
2016年上半年,業經中國工業經濟呈現趨穩發展態勢。濟增上半年,報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為6.0%,比2015年全年回落0.1個百分點,下半性較其中第一季度為5.8%,年工第二季度增長為6.1%,業經第二季度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濟增工業投資增速回落,但投資結構優化。
報告稱,2016年上半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增速較第一季度回落了2.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同比分別增長10.2%和8.1%,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加快4.2個和2.1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12.1%和32.6%,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和1.2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工業領跑,工業出口和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持續收窄,工業企業利潤回升,煤炭、鋼鐵、有色等主要原材料行業利潤繼續呈現恢復性增長,企業庫存壓力有所緩解,但去產能任重道遠。
報告給出的模型預測結果顯示,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工業經濟維持增速趨緩的可能性較大。模型預測2016年年底工業經濟增速將降至5.7%;2017年6月工業經濟增速將降至5.0%。
報告分析,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推進之下,2016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開局良好,呈現出“緩中趨穩、有限復蘇冶的基本格局,但仍要謹慎看待這種復蘇,在國際形勢并不樂觀的背景之下,2016年下半年中國工業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運行中諸多矛盾和風險會進一步顯現,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報告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在宏觀調控努力把握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一方面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除制度性障礙,為工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穩定增長,深化“區間調控”的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來事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但要避免宏觀政策的大起大落,保持宏觀政策的相對穩定性和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