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持續推進,雙減讓孩子們真正學在校園
編輯:湯曉雪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 次 發布時間:2022-09-01 09:12:52 【字體:小 大】■ 社 論
教育“雙減”政策從來不是持續簡單地讓學生多休息,而是推進意在培養更高素質的學生。
秋高正是讓孩讀書時。9月1日,正學全國中小學生開啟新學期。校園從8月31日起,雙減各地學校陸續有中小學生開始返校,持續新學期注冊、推進交暑期作業、讓孩領取新課本、正學布置班級墻報……各種忙碌,校園各種喜悅,雙減各種期待。持續
學校是推進孩子們另外的一個家,是精神的家園。重返校園,重新呼吸到教室、操場、圖書館的空氣,快樂也洋溢在這個新開端各種細碎的事務之中。
是的,經歷了一個長長的、充實的暑假之后,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每一個走進校園的孩子,帶著一身暑期“游學”而歸的興奮,也帶著充電而來的更多見識。我們也期待著,孩子們在新的學期,身歸校園,也心歸校園、學在校園。
很多學生其實已經體會到了,過去一年來,校園內外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學科培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校園的學習生活也比以往更豐富、更充實、更精彩了。賽道一變,天高地闊。
這是“雙減”一年來的積極變化。以往確實有家長擔憂過,一旦校外教培機構數量大幅縮減,孩子們的學業會不會受到影響?而一年來的實踐表明,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從全國各地的落實情況看,“雙減”探索顯然是積極有效的。
前不久,在北京市政協2022年提案辦理協商會上,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向政協委員們交出了一份北京“雙減”成績單:目前,北京市無證機構動態清零,有證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到357址,壓減率超過80%。學科類校外培訓招生規模、培訓價格大幅下降,機構退費投訴量下降90%以上。
不僅是北京,也不局限于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的規范整治,事實上“雙減”的溢出效應正在全國各地顯現。以學區房為例,前不久,深圳千萬級的“老破小”學區房正在以數十萬的幅度降價出售登上媒體,而杭州一處“網紅”學區房小區,去年最高成交單價突破12萬,今年大都回落到8萬左右,幾近“腰斬”,也引發輿論熱議。
當然,檢驗“雙減”成效的關鍵在校內。過去一年,各地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多種方式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實現了課后服務在基礎教育學段的全覆蓋。比如,在“雙減”政策引領下,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十二中學的老師們挖掘專長,推出中西餐面點制作、中國結編制、3D創意設計、戲曲學唱等一系列社團課。
而從更開闊的視野看,緩解家長、學生教育焦慮,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根本在于撬動以往固化的教育資源配置。8月26日下午,東莞市第二輪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正式啟動,持續將集團化辦學作為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抓手。而北京的教師輪崗制,目前已經從試點轉向推廣,以此推進義務教育高水平優質均衡發展。
各地在落實“雙減”政策過程中,為推進素質教育探索出的這些新模式、新辦法,都將作用于學校,作用于教師,并最終作用于每一個孩子。
校園,這個學生的精神家園理應承載下孩子們的美好與夢想。當下的“雙減”已經初見成效,接下來,還需鞏固成果,持續推進素質教育,堅定不移讓孩子們在學校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只有學校教育的教學服務,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讓學生在校內就學足學好,才能讓孩子的學習真正地回歸校園,而不至于繼續“游走”在各類校外培訓機構中。
需要明確的是,素質教育從來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成才實績。教育“雙減”政策也從來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多休息,而是意在培養更高素質的學生。
新學期開始了,誠摯地祝愿每一個孩子每一天都快樂,每一天都有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