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昭彤(東京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博士生)
圖:香港電臺
蚊子、零距離科來塵蟎、學為床蝨,甚麼相信每個人都不多不少受過牠們的害蟲「照顧」。多年來科學家致力研發各種有效的近年殺蟲劑對付這些令人困擾的害蟲,而我們也曾經以為人類的土重勝利只是時間問題。然而,零距離科來近年隨著氣候變遷、學為全球化與現代生活模式轉變,甚麼這些害蟲居然有了捲土重來的害蟲跡象,而且比之前更難應付。近年
蚊子、土重蜱蟲:氣候暖化的零距離科來既得利益者
說到地球暖化,很多人都會擔憂海平面上升以及冬天會消失。學為對蚊子來說,甚麼愈來愈暖的氣候卻是喜聞樂見的好消息。蚊子的首三個發育時期(卵、幼蟲、蛹)和環境溫度息息相關,炎熱的夏天對牠們來說最有利。氣候暖化帶來更長的夏天,也令更多地方變得適合蚊子生存。科學家發現,白紋伊蚊(Tiger mosquito)花了十年攻陷了法國的十個城市,之後卻只用了五年時間遍佈相同數量的城市。牠們先在城市裡的小池塘產卵,漸漸適應城市的環境。
蚊子吸血時會注入唾液令過程更順暢,這也是我們被叮咬後會覺得痕癢的原因。蜱蟲的叮咬則是無聲無息,牠們待在樹葉底下,在人類和動物靠近時勾在他們身上飽餐一頓。近年來人類都市不斷擴張,原本居住森林裡的動物不時誤入城區,寄宿在動物身上的蜱蟲和蚊子因此得以在城市裡發展勢力。和蚊子一樣,蜱蟲喜好溫暖的環境,而在攝氏7度下則會失去活力。但這些寒冷的日子已經愈來愈少,科學家最近在冬天搜集的樣本發現了蜱蟲的蹤影,而牠們在加拿大、瑞典等寒冷的國家中也開始變得活躍。

我們討厭蚊子和蜱蟲,主要是因為牠們吸血令我們皮膚紅腫、痕癢。然而牠們實際上的威脅更加嚴重:牠們也是是各種傳染病的載體。牠們不只叮咬人類,也會吸動物的血,導致各種細菌病毒可以在人畜之間傳播。例如萊姆病(Lyme disease)原本寄宿在老鼠體內,卻能透過蜱蟲傳染給人類。我們可以想像,未來將會有更多國家面對蚊子與蜱蟲帶來的流行病危機。

塵蟎、床蝨:藏在房間的敵人
說到窩藏在床裡的害蟲,大概很多人都會想到塵蟎。塵蟎只有數百微米大,所以肉眼無法看見。牠們依靠我們的皮屑維生,因此我們的床對牠們來說是簡直是最完美的居所。雖然塵蟎並不吸血,但牠們的排泄物會引起過敏,所以也令不少人困擾不已。尤其現代人喜歡宅在家中,卻也增加了暴露於塵蟎的風險。幸好,科學家指出現在已有預防塵蟎過敏的疫苗,而且只要每天打開窗戶通風,就可以減少室內的塵蟎。

然而,我們的睡床也有可能藏了另一種更為棘手的害蟲:床蝨(bedbug),又名臭蟲。牠們約1至7毫米大,呈圓形扁平狀,遠看是一堆密集的黑點。顧名思義,牠們會躲床裡,在你最放鬆的時候跑出來咬你一口,令你痕癢難耐。蚊子固然可惡,卻只有產卵期的雌性需要吸食血液以得到足夠能量。床蝨卻是盯上你的血作為糧食,一旦睡床被攻佔,牠們就會恆常地騷擾你的睡眠。因此有人因為被叮咬而失眠,甚至患上焦慮癥。而且不要被牠的名字騙了──床蝨的領地可不只是床,牠們也會佔領你的其他傢俱、衣物。一隻床蝨每天可以產下兩到五顆卵,只要幾個星期就會遍佈家裡的不同角落!
幾十年前,人們會使用一種叫DDT(滴滴涕)的殺蟲劑來對付床蝨,使牠們的勢力一度被削弱。但之後因為濫用DDT以致效果大不如前,再加上人們開始了解它的毒性後,就棄用了這個解決方法,床蝨也因此得以重振旗鼓。隨著近年國際貿易和旅遊日益蓬勃,床蝨也坐順風車進軍全世界。

蠕形蟎、頭虱:與你親密無間
蠕形蟎(Demodex)和塵蟎同樣屬於蟎類,也是我們俗稱的蟎蟲。現時發現有兩種蠕形蟎會寄生於人類,宿於毛孔之中。因為通常會在睫毛、眉毛或鼻子附近發現牠們的蹤跡,故又被稱為「睫毛蟎」(eyelash mites)。小孩子通常都不會感染蠕形蟎,直到青春期荷爾蒙變化,油脂分泌增多,我們的臉部就會變成牠們的安樂窩。
不過即使受到感染也不用慌張,因為蠕形蟎非常普遍,到了80歲時幾乎每個人臉上都住了幾隻蟎蟲。牠們和塵蟎一樣不會吸血,一般也不會引起任何癥狀。可是,當蟎蟲數量大幅增加,就會引發皮膚發炎等健康問題。 現代人的飲食比前人豐富,油脂分泌過盛並不少見,而空氣污染也可能導致蟎蟲的增加,因此愈來愈多人患上因蠕形蟎帶來的健康煩惱。蠕形蟎會通過人與人的親密接觸,包括愛侶間的親吻,而找到機會寄生到新的宿主身上。

單身的朋友看到這裡,先不要太早放心:如果你喜歡和朋友自拍,就有可能受到另一種寄生蟲的青睞──這個在近年才出現的社交行為,其實有利於頭虱的傳播。以前主要是小孩子比較容易惹上頭虱,現在卻連成人都不能倖免。頭虱的繁殖力驚人,只要有幾隻虱子在你自拍時偷渡到你的頭髮上,牠們就會迅速在你的頭皮上落地生根,然後靜待下一次自拍時繼續開拓領土。

人蟲攻防戰
人類與害蟲的對抗歷史悠久,尤其二十世紀各種殺蟲劑的發明成功消滅一部分害蟲。隨後人類開始濫用殺蟲劑,而能夠在這種困境下殘存的害蟲通常都是比較頑強的變種,整個族群因此慢慢產生抗藥性。可以說,我們現在的敵人已是今非昔比了。
「凡是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不幸地,這句話也適用於剛才提到的所有害蟲、寄生蟲,也是為甚麼近年牠們能夠捲土重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