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季報大幕下,兩桶中國石油、油季中國石化也于26日交上了今年前三月的度業經營答卷。同樣是績冰面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但兩石油巨頭一季度的火兩業績卻是冰火兩重天。中石油一改去年頹勢實現5.8%的重天凈利增長,而中石化凈利潤卻繼續下滑,兩桶同比降幅達到35.04%,油季前三個月利潤僅約為中石油的度業三分之一。
根據中國石油一季報,績冰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火兩中石油一季度共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重天凈利潤391.53億元,同比增長5 .8%,兩桶基本每股收益0 .21元。油季以90天計算,度業中石油日賺約4.53億元。
中石油之所以取得業績大增的良好開局,主要源于開采業績的增長和煉油業務虧損的減少。一季度,中石油公司生產原油227百萬桶,同比增長3 .6%,生產可銷售天然氣7,109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11.2%;實現油氣當量產量345.5百萬桶,同比增長6 .1%。勘探與生產板塊總計實現經營利潤603 .76億元,同比增長31.6%,成為公司的盈利支柱。
受益于成品油價格上調,中石油一季度煉油與化工業務板塊經營虧損108.15億元,與去年四季度相比有所改善,其中煉油業務經營虧損104.02億元,化工業務經營虧損4.13億元,而2011年這一板塊的虧損高達618.66億元。
反觀中石化,雖然一季度勘探和開采板塊也取得良好業績,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195 .51億元,同比增長48.75%。但原來作為公司經營“金飯碗”的化工業務卻成了公司今年前三個月的主要經營包袱。季報稱,受石腦油等化工原料價格上漲和全球化工產品價格低迷等因素影響,一季度化工板塊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13.09億元,同比下降85.94%。與此同時,受境內對成品油價格從緊控制,公司煉油裝置滿負荷運轉,致使煉油業務出現了91.72億元的虧損。
受累于此,中石化一季度實現經營收益人民幣218.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人民幣134.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8.99%和35.04%,日賺約1.5億元,僅約為中石化利潤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