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0月26日電 題:山東平邑:創新村級人才培養 奏響鄉村振興“協奏曲”
新華社記者楊文
每月中旬,協奏曲在山東臨沂平邑縣臨澗鎮“四雁話振興工作室”,山東鎮里會定期舉辦一場茶話會,平邑培養村支書和致富能手們積極討論,創新村級分享村子增收和產業發展經驗。奏響振興
“鞏書記,鄉村俺們都在等著你傳授‘集體致富經’,協奏曲你可不能藏著掖著。山東”大伙打趣道。平邑培養鞏家村黨支部書記鞏三笑了笑說:“今年俺通過縣里組織的創新村級外出觀摩學習,對接引進了羊肚菌種植項目。奏響振興村里流轉土地、鄉村建設大棚,協奏曲今年6月增收了8萬元,山東建議你們明年也試試。平邑培養”
20多歲的返鄉“歸雁”人才王曉檬提議:“咱們平邑氣候適宜林下中藥材種植,發展很有優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一個半小時過去了。
2023年以來,平邑縣委組織部牽頭搭建“四雁茶話會”等村級后備人才溝通交流平臺,各鎮(街)立足實際抓好落實,凝聚“頭雁”“歸雁”等人才服務基層,全力推動各類人才在農村施展才華。
平邑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藍恭彥說,“四雁”包括村黨組織書記為代表的“頭雁”、在外事業有成返鄉的“歸雁”、土專家、田秀才等為代表的“鴻雁”,以及這三類人才帶領或經營的經濟實體“雁陣”。在村級后備人才“選育管用”上,平邑縣堅持多元化選拔、常態化培育、制度化管用,縣、鎮(街)、村“三向”發力,讓“后浪”在鄉村振興大舞臺上有了展現自己的機會。
像鞏三作為鄉村人才“回引”到村任職、引領鄉村發展的村黨組織書記不是個例。平邑縣通過“本土人才中推一批,大學生、退伍軍人中選一批,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回引一批,社會優秀青年中招考一批”的方式,為村級發展儲備人才。
1988年出生的鞏三剛當上村黨支部書記時,也面臨過村民質疑。平邑縣委組織部創新“課堂培訓+黨性教育+實地觀摩”培訓模式,為他們搭建學習交流平臺。理論培訓加實踐鍛煉,讓“頭雁”們卸下了思想包袱,村里各項工作逐漸有了起色。
“平邑縣把建設高素質‘頭雁’隊伍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強化‘頭雁效應’,讓硬核‘頭雁’帶領‘雁陣’齊飛,不斷激發村級發展的內生動力。”藍恭彥說。
此外,平邑縣通過定制責任、考評、問題“三張清單”,及時清退不稱職人員;對表現優秀的村級后備人才,優先推薦作為各類表彰對象人選,通過優勝劣汰的機制讓人才更好地脫穎而出。
“現在是村級一體化考核排名,定期全縣‘晾曬’,得力爭扛紅旗。”鞏三說。茶話會散場,大家干勁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