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奔馳E級長軸距車型終于上市了。奔馳對于這款車的新代熱度,已無需多說,終于從北京車展正式發布之后,頭冒它就成為了朋友圈刷屏率最高的奔馳了。就憑它這幅天生“網紅像”就足矣成為這個級別市場中最炙手可熱的新代產品。即便如此,終于對于新E級的頭冒這種變化和影響力,我們還是奔馳要特別關注一下。它對于奔馳而言,新代已不再是終于“上市一款新車”這么簡單。它的頭冒到來,也會讓不少對手感覺“額頭冒汗”、奔馳“鴨梨山大”。新代
無論你怎么看,終于新E級L熱賣已無懸念
一款新車上市前到了這種“網紅”程度,熱賣幾乎是一種必然。即便是那些不喜歡新E級的人,估計對它的即將熱銷也不會心存疑問。奔馳在設計上的變化而引發的銷量質變,已經有很多例子了——C級、GLC,它們推出后相比老款的銷量差異都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
而對于新E級長軸距(以下簡稱E級L)車型而言,它的這種轉變要比C和GLC更為極致。這也很好理解——對于BBA而言,行政級才是它們最重要、也是最適合沖量的細分。只可惜老款奔馳E級在國內市場的銷量,相比它老對手,還是相距甚遠。奔馳想重新證明E級才是“最佳行政級座駕”,又豈能不在這款新一代車型上做足了文章?
歷史上,我們很少看見奔馳能如此將S級的設計下放到E級上,奔馳這次也是用了洪荒之力了,完全是一副“拼了”的節奏。這其中有好幾項設計可能會成為下一步對手必須跟進的地方。例如雙12.3寸大屏,可以說現在這樣的設計也是唯奔馳所獨有。但在如今市場的驅使下,誰又敢擔保下一代寶馬5和奧迪A6L能不采取類似的手段?還有那個邁巴赫風格后排私密三角窗,這不僅使得加長也更有范兒,而且也更合理。減小了后門寬度,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畢竟這個級別的車型,不斷加長、加大的后門,不是總能有禮賓為你開關車門的。當然,還有那些更有未來感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智能燈光以及Car-to-X智能網聯技術,以后估計也會成為這個級別的“標準”配備。
新E的亮點當然還不是只有“設計和遠方的技術”。M274的發動機雖然已經不算是奔馳首次使用了,但它誕生的時間并不長,屬于奔馳的新一代機型。更關鍵的是它的9AT變速器,一下子就可以把競品的8AT甩在身后了。
除了設計、技術、配置以外,左右其未來銷量的恐怕就剩下價格了。此前發布的45萬-55萬元的預售價格,這個價格雖屬正常,但根據奔馳以往的習慣其上市的售價實際也都會比競品略高一些。然而這一次,43.68萬元-49.98萬元的上市售價,最高配置的E300L豪華售價也沒超過50萬元,也不能不說,奔馳這一次真是下了血本了。然而要在價格上做文章,競爭對手也都以大幅的優惠來應對奔馳E級L的高調入市,顯然,這對于剛剛上市的E級L來說,現階段也還討不到多少便宜。
新E級L初期的意義更在于奔馳本身
關于“冒汗”這個問題,你可能直觀想到會是現款寶馬5系Li和奧迪A6L,但其實它們“頭上一點汗都不會有”。原因很簡單——它們其實已經不在同一競爭的水平線上了。
有人說:這說的有點過了吧?難道奔馳E級L還能比對手高一個級別?這倒不是。關鍵原因在于款型的差異——寶馬5系Li上市已有六年,已到達生命周期的末端,奧迪A6L上市也有四年多了,黃金期也已過去。換句話說,奔馳E級L 作為三劍客中最早換代的車型,相比對手的上一代車型,它自然是要高出不少。事實也是如此:無論是5系Li還是A6L,終端優惠都已經達到了10萬有余。顯然,這意味著它們之間的實際差價有10萬以上,如何針鋒相對?
因此在今明兩年,新E級L更大的價值是對于奔馳自身。而這,則還要從BBA曾經的恩怨說起。
所有人心目中都有一個BBA的排名,這其中把奔馳排第一的應該是絕大多數。為什么?因為奔馳在很長時間內都是這三家理所當然、毋庸置疑的老大。直到2014年,由于上一代奔馳的設計,不僅丟了“老大”的位置,而且被對手甩開了相當大的距離(2014全球銷量寶馬181萬輛、奧迪174萬輛、奔馳165萬輛)。這對于奔馳來說,無異于“奇恥大辱”。而這種落敗,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奔馳在中國市場的失利,尤其是行政級(2015年倆對手銷量都在14萬左右,而E只有6萬多)。
很顯然,奔馳要想改變(品牌全球)銷量上的尷尬,破局的點就在中國市場。而具體到產品來說,最大的突破點就是新E級L。新一代奔馳的設計已經顯示出其市場威力了。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奔馳已經奪回銷量第二的位置,比第一的寶馬差距也不算大。以目前國內行政級市場的容量和成長來看,新E在明年的中國市場獲得超過12萬輛的年銷量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再加上全球市場的增長,新E級就很可能成為奔馳重新奪回老大的位置重要轉折點。
誰的額頭該冒汗:新一代5系的團隊和下一代A6L的設計師
最早換代的新E級, 在某種程度上給對手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準,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競品推出的換代產品要比它更好才行。那么毫無疑問,額頭冒汗最多的,應該是寶馬新5系和奧迪新A6的團隊。因為這個標準實在是有點高,超越也實在是有點難。
新一代奔馳E級長軸距車型12.3英寸液晶儀表
汗下得最多的應該還是寶馬新5系的團隊,因為日子太緊了。不出意外的話,新5系會在接下來的巴黎車展發布,這也意味著它在整體設計上已經定型了。看看新7系對于新S的應對,說實話我們真對新5系捏把汗。更大的懸念是新5系Li,因為它還有時間調整。明智點的話,應該會學奔馳E級L一樣不光是簡單加長,而是會借著加長弄個“中國專屬版本”。這就對華晨寶馬的團隊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對來說,奧迪的時間從容一點,但壓力卻應該更大。在中國市場相當長的時間內,奧迪A6L是根本不把寶馬5系和奔馳E級放在眼里的。然而從這一代5系Li推出開始,奧迪終于感覺到“老大難當”。這不,在今年上半年,行政級銷量最多的就不是A6L了。要知道從生命周期來看,5系可要比A6L還早兩年。而且A6L還剛剛經歷過一次中期改款,換裝了第三代EA888和7速雙離合。即便如此也還是沒能超越即將換代的5系,壓力可想而知。現如今又來了新E級L這么個狠角色,這豈能不讓新一代A6L的設計團隊冒汗?如果不在換代時實現足夠有力的突破,那未來奧迪在中國的行政級市場恐怕日子就更加不好過了。
車云小結:
對于這款各處都籠罩著S氛圍的新E級,市場表現已沒有什么懸念。剛剛公布的指導價也不必在意,因為終端價格會由市場供需決定,而最終的目標是“必須沖量”——達不到月銷1萬以上對于這款車來說就應該是失敗的。當然,這個1萬不可能現階段來實現。伴隨著下一步1.6T版本的加盟,以及配置的逐步展開,再加上標準軸距版的上市,新E的市場潛力才會逐步顯現出來。
而真正的好戲,還不是新E級L自己的表演,而是對手的應對。因為無論是相比自己(老款E級),還是對手的現狀,新E級L在設計、技術應用等很多方面都有了太多的創新和拔高。這無疑會讓行政級在這方面的PK更加高層次和白熱化。其結果,自然是更加精彩。因此接下來新5系的發布,以及下一步(可能2018年)新A6的發布,都將是絕對值得關注的“精彩瞬間”。
標簽:奔馳新 E級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