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 月 24 日消息,迎接亞冬驗頻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將于 2025 年 2 月 7 日至 14 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信部本屆亞冬會是首次使用繼 2022 年北京冬奧會后我國舉辦的又一重大國際綜合性冰雪盛會。
為進一步滿足亞冬會通信需求,批復z頻推動技術創新,基礎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復同意相關基礎電信企業在亞冬會期間使用 26GHz 頻段 5G 毫米波試驗頻率,電信段試支持其圍繞 8K 轉播、企業通感一體、迎接亞冬驗頻高中低頻段協同組網等開展技術驗證,信部這也是首次使用工業和信息化部首次批復基礎電信企業使用 26GHz 頻段試驗頻率。
IT之家查詢公開資料獲悉,批復z頻工信部 2019 年 6 月 6 日頒布了 5G 商用牌照,基礎開啟了中國 5G 新時代,電信段試但當時頒布的企業只是 2.6~4.9GHz 的“中低頻段”,規劃中的迎接亞冬驗頻 26GHz 高頻段未曾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般認為 26 GHz 指的是 24.25~27.5 GHz 頻段而非 26 GHz 這一個點;28 GHz 指 26.5~29.5 GHz 頻段,兩大頻段分別由歐盟、美日韓倡導。
一般來說,24 GHz 以上頻譜中的高頻段被認為具有支持大帶寬和高數據速率的潛力,由于可以以毫米為單位測量的短波長,這些高頻段通常被稱為毫米波(mmWave),目前在 5G 通訊中主要應用是 26.50~71.00 GHz。
當然,毫米波技術相對于 Sub-6 尚未成熟,且需要更高的成本去搭建基礎設施,因此在 5G 建設初期仍以 Sub-6 為主,但毫米波發揮空間更大,也能更好地兌現 5G 高速、低延遲的承諾。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 2400~2483.5 MHz 用于 ISM(工業、科學和醫療)頻段,作為無線局域網、無線接入系統、藍牙系統、點對點或點對多點擴頻通信系統等各類無線電臺站的共用頻段。
2483.5~2500 MHz 則分配給固定和移動業務,但是衛星無線電測定業務是目前主要業務。
2500~2690 MHz 則用于固定業務、衛星固定業務、移動(除航空移動)業務、衛星移動、衛星廣播、無線電定位業務。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