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聽說過
“婚慶貸”“二胎貸”“美容貸”
最近又有更奇葩的貸
“墓地貸”“彩禮貸”冒了出來
這可謂婚喪嫁娶一切皆可“貸”?!
近日
云南昆明一陵園與當地銀行
有意向聯合推出“墓地按揭貸”
項目最高可貸款20萬元
貸款期限可達10年
記者日前采訪獲悉
該項目已經暫停
而在江西省九江市
九江銀行日前推出了“彩禮貸”
宣傳海報顯示
該貸款最高可貸30萬元
最長可貸一年,彩禮年利率為4.9%
事件經媒體曝光后
九江銀行一位工作人員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這個產品取消了,貸胎貸墓地貸以后也不會上線。婚喪”
3月18日晚間
九江銀行發布致歉聲明
對直接責任人給予停職處理
其實
“彩禮貸”“墓地貸”等特色貸款
已不是嫁娶皆什么新鮮事
此前媒體已報道過多起
↓↓↓
2020年12月底,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區某銀行就與某公墓陵園合作,貸推出了針對購買墓地的彩禮貸款產品,廈門、貸胎貸墓地貸安順等地銀行也曾被曝與當地陵園合作推出公墓按揭產品。婚喪
2015年,嫁娶皆江蘇銀行無錫分行就與許星明婚慶公司先行試點“婚慶貸”;2016年,貸南京銀行、彩禮江蘇銀行、貸胎貸墓地貸農業銀行又與南京婚慶公司結婚樂推出“結婚貸”,婚喪最高可貸30萬元。嫁娶皆
2016年,某銀行攜手家庭消費企業發布“二胎貸”,“只要一張親子照+出生證明”最高可貸20萬元。
3月20日
央視新聞發表評論認為
婚禮、墓葬等是民生常態
既要順乎人情,也要節用有度
少數銀行機構搞出的這類產品
屬于金融領域的“偽創新”
應該予以矯治
↓↓↓
婚禮、墓葬等是民生常態,既要順乎人情,也要節用有度。銀行貸款一旦介入這些領域,容易助長過度消費甚至鋪張浪費,也容易讓一些經濟能力較弱的個人盲目借貸,一人借錢、全家還債,為個人和家庭造成不合理的負擔。
從生老病死等人生的必經階段入手,以所謂的“剛需”作為產品賣點,實則綁架了親情,販賣了焦慮,為市場炒作推波助瀾。以“墓地貸”而言,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是因為此前就有天價墓、活人墓等炒作,現在又來了這款產品,如果炒墓地可以像炒房一樣加杠桿,墓地是否會價格“飛天”?連死者的錢都要這么掙,這類產品的市場價值何在?社會價值何在?
此外,這類貸款頂著“婚禮”“墓葬”等名義,實際是變相的消費貸,這種無抵押或者弱抵押貸款,銀行往往難以掌握其實際用途,對銀行來說也存在較大風險,這不符合銀行機構的合規審慎經營原則。
近年來,銀行業積極彌補金融服務的短板,不斷增強包容性、普惠性。但是少數銀行機構搞出“婚禮貸”“墓葬貸”這類產品,脫離實際需求,影響良俗,屬于金融領域的“偽創新”,應該予以矯治。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嚴禁金融產品過度營銷,誘導過度負債,嚴肅查處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銀行機構應強化自律意識,認真履行經營責任和社會責任。
切實增進民生福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與此同時,推動移風易俗,不搞大操大辦、不搞人情攀比,杜絕浪費,也是惠及千家、福澤萬戶的民生大事。“奇葩貸款”,該休矣!
云南網記者:夏方海
部分內容綜合自央視新聞、中新網、九江發布、看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