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連鎖藥店行業基本呈現弱增長狀態,藥店無論是-零醫改政策的利好、大健康產業的售藥強勢勁頭,或者是店由互聯網工具的應用,似乎并沒有改變這一現狀。賣藥同時房租、變賣人工成本增加,服務利潤越來越低,中國多數藥店還面臨著被兼并的藥店威脅,競爭越來越嚴重。-零記者調研發展,售藥面對這樣的店由現狀,濟南的賣藥醫藥零售行業已經從重產品開始向重服務轉變,多數藥店已經往“雜貨鋪”方向發展。變賣本版劉曉君圖/記者王曉峰
藥店已成為“便利店”
在通貨膨脹、房租成本日漸提升,以及利潤越來越薄的壓力之下,醫藥零售行業已經開始慢慢向服務轉變,而濟南市民也不難發現,濟南的各大藥店,不僅開始收發快遞,還上了日用百貨,以及一系列生活用品。藥店的模式已經開始從賣藥轉型到賣服務,并將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如今濟南的各大藥店已經可以當之無愧地拍著胸脯說:我們將用戶的需求做到了極致。沒錯,在滿足用戶需求方面國外的藥店可謂是絞盡腦汁,在各方面“無所不用其極”。
在濟南,市民可以發現藥店已經不僅是便利店,某種程度上更是一家“售賣藥品的便民服務店”。
很多設立在居民區的藥店都會發現身邊的居民有交水電費、取款、交保險費、照證件照、取快遞等種種日常生活需求,于是他們便先后開始不斷嘗試為居民提供這些服務以此來招攬顧客。有些藥店所嘗試過的服務品種已經多達50多種,甚至有很多還會為顧客提供公廁的服務來解其“燃眉之急”。
業內人士舉例分析:“如果顧客在外地手機無法充值,或者想如廁卻尋找無門時,藥店解決了這些棘手的問題,或許在顧客的眼里,你就成為了他此時生命里的救星,還愁以后他不來光顧嗎?”
不僅僅是以上所列舉的服務,我們還可以看到,像復印機復印資料服務、相片沖洗服務、電話卡充值等各種充值服務、代繳個人所得稅服務等等一系列的服務已經逐漸在藥店領域鋪設開來。
“中藥+中醫”模式成為香餑餑“中藥+中醫”的模式也逐漸成為各大藥店互相追逐的模式之一,濟南多家藥店已經開始涉足這樣的模式,而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要數山東建聯盛嘉中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聯”)。
“近三年,許多藥店轉入中醫藥品的現象已經比較明顯了,中醫藥享受國家的扶持政策,這一點是吸引人的。中醫藥本身符合消費者的養生需求,老百姓覺得用中醫藥調理副作用比較小。而且從中醫的傳統文化上講,藥食本身就是有治療性的。西醫藥對維生素的管理也有嚴格的監測,標準化管理。中醫藥則比較便利。”建聯執行總經理胡清分析為何如此多的藥店開始涉足“中藥+中醫”模式。
建聯早在2009年就恢復了前店后醫的傳統模式,胡清認為這是中醫藥銷售的主題。“這是建聯自己長久以來所形成的特色,發展方向已經明確,我們恢復了一些傳統,越是傳統的事物反而越有價值。”胡清說。
中藥銷售占建聯銷售總量的70%,這個數額在行業內已經幾乎沒有藥店能超越了。由于中藥銷售是藥店的主體,那么藥店首先面臨的問題是要解決中藥處方權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建聯做了很多。
“解決處方權,就要有中醫大夫、坐堂醫診、診所,才能解決這個問題。”胡清表示,現在建聯已經做到了,建聯在濟南現有27家藥店,其中2家診所,19家坐堂醫診。建聯現階段已經有115名中醫大夫坐診。
就像中藥店要解決重要處方權,西藥店也要解決西醫處方權,因為西醫銷量占比可能達到總量的60%以上。“無論走中醫的路還是走西醫的路,處方權問題的解決是很關鍵的。”
不僅僅是建聯在走“中藥+中醫”模式,漱玉平民以及平嘉大藥房也開始涉足,還有一部分藥店正在籌劃中。
中國藥店-零售藥店由賣藥變賣服務
Related articles
Popular articles
2人行林芝市中支持續優化支付服務環境
?? give the thumbs-up(1159)read(1159)
4今年我區首場大型招聘會舉行
?? give the thumbs-up(1882)read(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