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貨物在11月小幅下跌,限制運輸主力合約2001合約跌幅2%左右。沙河而在現貨端,挑戰前期市場普遍關注的經驗交流沙河地區生產線停產事件逐步落實為“不強制停產,但限制運輸”的限制運輸狀況。此舉造成目前沙河地區廠家庫存堆積、沙河下游貿易商補庫不暢及區域之間價差大幅拉開等情況。挑戰
根據各主要地區的經驗交流現貨均價走勢可以看出,目前華南及華東江浙地區仍處季節性旺季,限制運輸價格持續小幅爬升,沙河而兩個價格洼地華中及華北地區售價趨勢大相徑庭,挑戰主要原因就是經驗交流運輸限制造成現貨的區域流動效率大幅下降。華北地區運輸受限,限制運輸廠家庫存堆積,沙河價格持續走弱,挑戰同時對臨近的山東市場也帶來一定的負面沖擊。而華中地區非但未有運輸限制,反而憑借長江水運優勢,價格跟隨華東及華南地區走高的同時,本地庫存也持續處于低位,形成良性正反饋。
河北沙河11月的運輸限制分為兩種。比較常態化的情況是根據廠家的產能情況限制進出廠的車輛,車輛需每日辦理通行證;另一種更加嚴格的狀態是在天氣情況較差的時候完全禁止原料及產成品出庫,例如11月22日~24日的限制令。
總體而言,沙河的運輸限制是近幾年來嚴格的一次,這也造成了沙河廠家庫存反季節性的累積。但如果結合華中地區的庫存一起看來,會發現沙河的供應受限部分由華中地區代替,河北與湖北地區的庫存總和其實變化不大,依然處于近5年來的低位。
因此,對于研判貨物合約后期走勢時,筆者認為兩個貨物基準地華中及沙河的情況需結合起來分析,華中地區廠家廠庫空空如也并非只源于自身,同樣沙河現貨前期連連跌價也有當下的特殊性。
單看玻璃貨物,2001主力合約的持倉量逐步降低,多空雙方前期針鋒相對的緊張氣氛繼續緩解,同時隨著2001合約愈發臨近交割,部分市場參與資金開始向遠月2005合約上轉移。目前已接近11月底,沙河地區剩余4條生產線停產的預期基本坐實被證偽,這樣的話,對于玻璃貨物而言上方的空間大打折扣。雖然,目前廠家原料及產品進出庫的運輸限制仍存,同時理論上有電力及稅務口徑側面管控減產力度,但總體而言效果不能和停產相提并論。截至25日收盤,玻璃2001合約理論貼水沙河市場低價132元/噸,盤面貼水幅度為8.32%。
現貨方面的節奏被打亂,前期沙河運輸限制嚴格,物流未能充分發揮效率。11月24日中午環保限制解除,貿易商搶貨態度比較積較。大部分前期積壓的貨物都被貿易商囤積,貿易商心態普遍較好,對于后期市場帶有樂觀態度。因此筆者預計沙河地區價格將由持續的降價轉為穩定。同時廠家在目前形勢下大概率將集體發布漲價函,也將對于市場價格的企穩起到正向作用。
展望后市,沙河的運輸限制依然是一個不穩定但又至關重要的因素,若后期華北地區空氣質量情況較好,運輸限制有放開的可能,那么玻璃現貨的區域流動將快速恢復,區域之間的價差有望回歸至正常水平,例如價差異常拉開的華中—河北價差將逐步在物流套利的驅動下被中和。但如果運輸限制持續,那么沙河的廠家庫存在短暫的貿易商補庫之后,或將繼續累積,廠家的庫存壓力將明顯大于往年,且影響到冬儲的進行。在這種情況之下,結合目前燃煤生產線良好的利潤水平,廠家理論上可以犧牲利潤將庫存拋在貨物市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