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幕比幕最當16:9顯示器剛出來的例爭時候,主流屏幕還只有19吋左右大小。端落當時大家就拿它和16:10比較,受歡說屏幕太窄、顯示視野局限、器屏有壓迫感等等,幕比幕最不如黃金分割比順眼。
然而隨著顯示器屏幕越做越大,16:9占據了絕對領導地位,僅有幾款顯示器還在堅持16:10,其價格高得也足夠買一臺更大屏的16:9顯示器了。
今天,我們已經很少聽到主流尺寸顯示器視野狹窄、有壓迫感的話了,顯示器的屏幕比例之爭終于落幕了。那么,都有哪些因素導致屏幕尺寸會從16:10過渡到16:9呢?
一:生產線的世代數
我們以23.6英寸的16:9面板為例,該規格在7代線上切割效率為84%,在7.5代線的切割效率為90%,8.5代線的切割效率可以達到96%。所以,三星、LG Design還是7代生產線的時候并沒有去趕23.6英寸的大潮,而是主推同樣16:9但是切割效率更高的23英寸面板;而當時擁有7.5代生產線的奇美則鐘愛23.6英寸面板。
二:面板面積
同尺寸液晶屏,16:9比16:10的面積要小,量產之后所節約的成本是非常可觀的。
三、燈管數量
同樣的亮度,16:9所需燈管數量要比16:10顯示器減少很多,一方面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縮減了能耗。例如,19英寸的16:10顯示器背光燈管為4根,但18.5英寸的16:9顯示器由于屏幕更扁只需2根燈管輔以增亮膜就能達到正常使用的亮度需求。同樣對于傳統的24英寸16:10顯示器往往需要6根燈管才能保證整體亮度的均勻,但屏幕變為扁平的16:9后,4根燈管就能滿足要求。
液晶面板的大小是由上有面板制造商根據世代數決定的。在大屏時代,寬大的面板已經解決了小尺寸下16:9視野狹窄的弱點,而隨著生產線的不斷創新,16:9的面板尺寸將越來越具有優勢。

更多電視內容可以點擊:互聯網電視走到瓶頸 向左走向右走?
智能電視/盒子資訊歡迎關注智能電視資訊網news.znds.com,以及ZNDS君的微信公眾號zndscom,官方微博智能電視網,歡迎投(sao)喂(r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