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薪半年,上千人離職,這家科技巨頭企業怎么了?
1、華為智能汽車首席架構師陳一倫的科技離職表明,華為的銷售人事變動很大,華為智能汽車將在制造業的額多這一領域受到限制。這不僅是柔宇華為智能汽車首席設計師陳亦倫的離職,也是科技華為汽車研發中心兩名關鍵研發人員的離職。
2、銷售公司的額多離職率高說明這家公司的人心不齊,待遇也比較差。柔宇之所以會這樣說,科技主要是銷售因為公司和員工本身就是相互合作的關系。如果一家公司對員工的態度或待遇不好的話,公司的離職率就會比較高。
3、寫到這里,我不僅一聲嘆息: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是企業家的戰略思考和掌控能力。
4、領取人事部門的離職檔案,包括離職證明、社保繳納憑證、公積金金龍卡和就業失業登記證(有就領取,沒有就不領)。
柔宇科技被曝已欠薪6個月,未履行金額近億元,員工的權益是否能得到保障...
柔宇科技被曝已6個月發不起薪水,未執行額度近億人民幣。去年年底,以前估價超出500億的獨角獸高達柔宇科技就曾被曝出資金短缺、拖欠員工薪酬,現如今柔宇科技仍陷入“差錢”窘境。
報道稱,3 月 29 日,柔宇 科技 一員工稱,從去年 9 月至今,他 6 個月內收到了 5 封欠薪郵件,郵件的內容都大致相同:“公司融資正在推進,資金即將到賬,馬上補發工資”。
柔宇科技目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財務危機了,因為柔宇科技已經欠薪六個月了,對于柔宇科技這種小公司來說,公司的現金流大概率已經花完了。
柔宇半年未發工資,被爆裁員60%,柔宇還能撐下去嗎?
1、有員工表示自己已經連續半年沒有收到柔宇的工資,柔宇也已經裁員60%左右。柔宇存在非常嚴重的生產問題。對于柔宇來講,大家并不懷疑柔宇的技術研發能力,甚至很多人會認為柔宇將會全面改變顯示屏行業的發展方向。
2、柔宇科技是一家生產可折疊柔性屏手機的公司,而且已經獲得四輪風險投資。但該公司卻欠下巨額債務,而且無法在短時間內清償。更重要的是,其生產的產品無法迅速占領市場。顯而易見的是,這家公司的未來令人堪憂。
3、對柔宇的實際經營情況了解甚少,只是作為數碼圈的愛好者,關注過柔宇的兩場新品發布會。對柔宇的產品只能用無感兩個詞形容。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談下這個問題吧。
4、目前柔宇科技的經營狀況肯定不是很好,因為柔宇科技都欠薪半年了,可以肯定是柔宇科技的財務肯定是出現了問題,不然不可能拖欠工資那么久的。
欠薪、裁員……柔宇“至暗時刻”?
柔宇已經開始“畫餅充饑”了。早在2021年12月8日。
就在去年底,柔宇 科技 被曝出欠薪之時,創始人劉自鴻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引述《馬斯克追憶破產邊緣:每天醒來,在夢中哭了一夜》一文,并說到:“其實,誰都有過不容易。
柔宇被曝欠薪半年,用郵件代替發工資,6個月里發了5次的欠薪郵件。公司負責人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否認,說是個別員工在網絡上捏造是非、散布謠言、詆毀公司和管理層。負責人說已經將這些人報送公安機關,對其進行立案調查處理。
在柔宇成立以來,很多資本非常看好柔宇的發展,但柔宇始終沒有辦法在生產環節實現突破。有員工表示自己已經連續半年沒有收到柔宇的工資,柔宇也已經裁員60%左右。柔宇存在非常嚴重的生產問題。
在員工們看來,此次三個月的長假看起來就是一次“變相裁員”,或將促使更多的人選擇離開。 壓倒柔宇的“雪花”:技術、量產及商業化能力備受質疑 柔宇的資金緊張遠不止體現在欠薪一方面。
柔宇科技一員工稱,他6個月內收到了5封欠薪電子郵件,郵件的內容都基本相同:“公司股權融資已經推動,資產將要到賬,立刻補發工資”。據其測算,柔宇科技拖欠他的工資已有近10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