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料】
烏龜1~2只(約重750克),龜湯茯苓75克,可治蔥段、面部慢性姜片、濕疹精鹽、牛皮味精、茯苓香油各適量。龜湯
【制作】
(1)將龜放入盆內,可治倒入約40℃的面部慢性熱水,令其排盡尿液,濕疹然后宰殺,牛皮斬去頭、茯苓腳,龜湯除去內臟,可治將龜肉剁成塊,連同龜甲入沸水鍋中燙一下(龜宰殺后要除凈血污、雜物,撈出控水);茯苓用清水洗凈。
(2)鍋內注入清水,放入茯苓,用中火煮約1小時,再放入龜肉、龜甲、蔥段、姜片,用小火燉約3小時以上(烹調時以慢火長時間加熱為宜,以利肉爛湯鮮)。待龜肉爛熟時揀去蔥、姜,加精鹽、味精調味,淋入香油,盛出裝入大湯碗內即成。
【功效】
中醫理論認為,龜系四靈之一,有耐志之功。《食療本草》說:“龜肉食之,令人輕身,不饑,益氣,資智能食除濕痹。”因而龜肉很適合中老年皮膚有濕痹疾患者食用。加之有茯苓相助,可補益心脾,利水滲濕。所以,此菜常食不僅有養益強身功能,而且對皮膚、面部慢性濕疹、牛皮癬等影響美容的疾病,皆有顯著療效,能使皮膚再現美麗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