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在花了將近一年的正式時間試圖與沉默的機遇號探測器重新建立聯系之后,美國宇航局在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多終于告別了機遇號探測器。宣布這個迄今最為長壽的機遇結束火星車“機遇號”在對火星表面進行了近15年的探索后被宣告任務結束。
在2018年6月份,號探機遇號遭遇一次全球規模的測器劇烈火星沙塵暴,受其影響,任務機遇號停止了與地球之間的正式通訊聯絡。在那之后,宣布科學家們進行了超過1000次恢復聯系的機遇結束嘗試,但均沒有得到回應。號探
美東時間2月13日14時(北京時間2月14日凌晨3時),測器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任務一組工程師向機遇號探測器發出了最后一個無線電指令,但沒有收到回應。正式地球最后一次聽到來自機遇號的宣布呼叫信號是在2018年的6月10日。
美國宇航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坦(Jim Bridenstine)表示:“正是機遇結束因為有了像機遇號這樣的先行者,未來人類宇航員踏足火星才將成為現實的可能。”他說:“當那樣一天真的來臨時,人類踏足火星所留下的第一個腳印,其中一部分將屬于那些為機遇號項目辛勤工作的人們,以及他們所制造的那輛在火星上披荊斬棘,一路前行,為科學發現做出重大貢獻的小小火星車。”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火星漫游車項目經理約翰·卡拉斯(John Callas)表示:“我們已經嘗試了每一種可能的工程學方法來恢復機遇號,我們現在認為機遇號恢復聯系的可能性已經極其微小,不再適合進行進一步的嘗試。”
“‘機遇號’的原設計壽命僅為90個火星日,因為按照計劃,該設備無法熬過火星冬季。然而‘機遇號’成功抵御零下125攝氏度的低溫,運作了近15年的時間。在探索過程中發現了火星上曾存在地表水和大量水資源的證據,并且還研究了更深的火星隕石坑,幫助科學家了解火星的地質形成過程,為人類探索火星做出了巨大貢獻。”約翰·卡拉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