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中國白熱化,中國品牌車企日漸重視建立自己的品牌研發體系。如長安汽車建立海外四大研發中心,車企成本奇瑞汽車打造T1X平臺等,這些研發體系的面臨共同點是以正向研發為基礎。而堅持正向研發的風險道路并不平坦,企業面臨著成本、風險的雙重雙重考驗。
當前,考驗汽車產品的中國研發路徑主要分為正向研發和逆向研發兩種。正向研發從零做起,品牌歷經一輛車從無到有的車企成本每一個過程,每個環節都關乎產品最終的面臨成敗與否。逆向研發則奉行拿來主義,風險借鑒市面上現有車型,雙重在獲取原始信息數據的考驗基礎上對其加以適當修改,生產產品。中國
盡管大多數中國品牌車企都已認識到正向研發的重要性,但當前真正選擇該技術路徑并能堅持到底的尚在少數。究其原因,高成本、高風險成為車企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正向研發前期投入高,導致產品成本提升。從零開始制造一款汽車產品,在研發前期需要資金、人力、技術的大量投入。相比逆向研發,以上投入拉升了產品成本,體現在消費終端,則是產品價格的居高不下。
正向研發所需時間成本更高。逆向研發最大特點是研發速度快,產品產出快,產品中自身技術含量低。反觀正向研發,一輛車從開發到量產,大多需要五年的時間。選擇正向研發意味著產品生產周期更長,企業短期內難見回報。
不僅如此,由于沒有前車之鑒,正向研發猶如“摸著石頭過河”,企業試錯和失敗的可能性更大,面臨的風險性更高。
從“中國制造”轉型到“中國創造”,中國品牌車企正努力進行正向研發方向的嘗試車企則要以市場需求為基礎,在成本與利潤、風險與收益之間尋找平衡點。妥善解決上述問題,兼顧市場需求與企業自身發展之間的關系,中國品牌車企方能最終走向正向研發的路子。
標簽:車企 風險 中國品牌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