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香
盡管有越來越多的外管跡象顯示“熱錢”或在流出,但外匯管理制度改革的局重及違步伐并未放慢。12月1日起,點監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已在江蘇、管存規行山東等七個省(市)進行。可疑
國家外匯局相關負責人12月7日表示,企業此前貨物貿易外匯管理的外管核心是進出口核銷管理,此次與國家稅務總局、局重及違海關總署聯合推出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試點,點監將構建以總量篩選、管存規行動態監測、可疑分類監管為特點的企業新型管理模式,并對出口退稅和出口報關管理進行了相應調整。外管
“所謂便利化與風險管理相結合,局重及違是點監指既簡化貿易收付匯手續和業務辦理流程,引導和激勵企業合規守法經營,同時又提升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手段,防范外匯收支風險。”該負責人稱。
具體而言,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在企業確認知曉相關政策法規及對應權利義務的基礎上,簡化管理流程,對絕大多數企業辦理貨物貿易外匯收支實施便利政策,包括進一步簡化進口付匯單證審核的要求,取消出口收匯核銷和出口收結匯聯網核查手續,大幅取消貨物貿易項下的行政許可項目等。
“同時,對貨物貿易外匯收支實施全面核查和分類管理,依據業務合規情況對企業進行分類并動態調整,篩選出極少數異常、可疑的經濟主體,并對其進行重點監管,改變過去‘一人生病、全體吃藥’的制度安排模式。”他表示。
這一改革無疑將大幅減輕企業負擔,簡化銀行日常業務審核,亦有利于“藏匯于民”,但是否會削弱國家對“熱錢”的管控?對此,該負責人稱,外管局將通過改進和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現場核查效率、動態分類管理、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和監管合作等手段,進一步提高管理針對性,加強外匯收支風險監管。
“首先,外匯局等監管部門能夠及時、全面掌握企業進出口貨物流和收付匯資金流數據。其次,外匯局可全口徑監測企業對外貿易貨物流和資金流的整體匹配情況,借助技術手段篩選存在可疑及違規行為的企業并開展現場核查。第三,加強了對存在可疑及違規行為的企業在貿易收支單證審核、業務類型、結算方式、辦理程序等方面的監管。第四,對企業實施動態分類管理,外匯局可根據企業合規情況對企業分類進行調整。”他表示。
改革試點后,外管局對進出口企業實施主體分類管理,將大多數正常、合規經營的企業作為A類,享受各項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同時通過全面實現非現場監測以及現場核實、調查,將存在可疑及違規行為的企業確定為B類或C類進行重點監管。
“這樣可以將外匯局有限的監管力量集中于少數管理對象,通過針對少數企業的嚴格管理,形成威懾力,引導和激勵企業合規守法經營。”該負責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