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座油氣處理與岸電設備共建平臺投產
日前,亞洲油氣亞洲首座油氣處理與岸電設備共建平臺——埕北油田CEPC平臺(中心平臺)投產。首座設備該平臺首創油氣生產與岸電供應共建新模式,處理為我國海洋油氣資源高質量開發打造了綠色新樣板。岸電 油氣生產與岸電供應共建新模式是共建指將高壓輸電設備與油氣處理設備共同建設在同一個平臺上,相當于直接給傳統中心處理平臺安上了一顆岸電“心臟”。平臺采用這種開發模式,投產埕北油田可通過岸電設施接入來自陸地的亞洲油氣綠色電力,從而告別海上油田“自發電”的首座設備歷史,減少海上“自發電”所帶來的處理天然氣和原油消耗,進一步實現海洋油氣資源的岸電綠色開發。 埕北油田位于渤海西南部是共建我國海上第一個對外合作開發的油田,也是平臺中國海域第一個完全按照國際規范、標準建設的投產現代化油田。自1985年投產至今,亞洲油氣埕北油田已累計為祖國貢獻原油超過1300萬噸。 2016年,埕北油田實施了大規模平臺改造升級工程,通過新建綜合處理平臺、設備升級改造等一系列“全科手術”,大幅提高了油田生產處理能力,解除了地上設施對油田開發的限制,推動埕北油田迎來高質量發展“第二春”。 在此基礎上,埕北油田又進一步實施了“井網重構”開發方案,一方面通過剩余油創新認識,在老油田內部進行井網重構;另一方面以精細地質研究為基礎,開展由“定向井”向“水平井”轉變的滾動擴邊精細挖潛,一系列措施使埕北油田重新煥發青春,高峰年產超50萬噸,重上歷史巔峰產量。 此次新建的CEPC平臺,是埕北油田投產以來建設的第3座中心平臺,該平臺為一座8腿8主樁平臺,高度超過10層居民樓、總重量近15000噸,是埕北油田調整/曹妃甸21-3油田開發項目的核心裝備。在整個項目中,渤海油田將通過新建平臺、海管、海纜、修井機以及新開發一批生產井,進一步推動埕北油田“老樹抽新芽”,為我國海上油田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助力中國海油持續端穩端牢能源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