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研究解剖與美學,負罪閱讀了很多國外的敬畏醫學著作,國際優秀的生命整形外科醫生都是打通各種學科的集大成者,他們思考美的前行定義,探索宇宙、負罪生命與人體的敬畏辯證關系,這所有的生命一切都基于文藝復興之后,讓更多的前行個性美得以綻放。
有時候一直在思考“權衡”的負罪問題,腦海里出現了一個詞“負罪感”,敬畏查了下百度,生命還真有這個詞。前行即驚喜思維在不同的負罪空間里有交集,又無奈在交際的敬畏地方又有不同的差異化和理解。
“負”意味著從業者所承擔的生命責任值觀價值設計目標與實際產出結果目標的差異程度;
“罪”意味著在價值理念下實施操作方案的可行性的設計與操作過程的有效性,以長遠利益為出發點還是以眼前利益的出發點的矛盾的抉擇,考驗是一種底線的堅守。
“感”意味整個執行流程實施過程與預期效果的實際落差,從自我設計的流程感受,配合度銜接的過程感受、受眾者的自我評價感受、遠期效果的臨床跟蹤效果感受等統一結合體。
2016年9月兒子在深圳的出生讓我第一次體會“說和做”的有效統一性。在之前,經常會聽說大城市的理念比較的超前,特別是深圳屬于改革開放前沿的城市,更應該起到表率作用。平時自己也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順產比剖婦產要有很多的優勢。在老家的一些小城市里面剖腹產比較的流行,一方面是可以高收費,一方面可以省略眼前生孩子的十幾個小時的痛苦。
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面對親人所承受的痛苦時一樣會面臨矛盾與抉擇,在這個過程中我清晰的記得去找過兩次醫生,醫生的回答都是醫院規定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進行剖腹產,我們要對產婦及嬰兒的長遠利益做考慮,如果你有疑問請與我們的主任或院長去溝通,除非接到上面的通知。
正確的事情需要雙方共同堅守與協作,當容易的這條路行不通的時候實際上在磨練我們選擇艱難道路的意志。
同樣生孩子的事情,發生在深圳是一種責任價值的堅守,發生在其他的城市就是另一種的“跟風連鎖效應”,大部分人都不會愿意主動增加或挑戰難度,除非需要改變的先行者。這是思維認知的邏輯,很多時候其實并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大家都這樣做,氛圍就形成了。
從事整形行業十余年,接觸的越深,“負罪感”越強。整形美容從企業的角度來分析必須要盈利,從顧客的角度來講必須要體現好的服務體驗感,從美學設計的角度來講要無限接近完美,從技術實操的方面要以最小的創傷來實現最大化的改變,從銷售的方面業績達標始終處于核心地位……
當很多的選擇綜合在一起的時候,有人會選擇服務,有人會選擇手術技術,有人會選擇設計,有人會選擇顧客體驗……有沒有一種可能把所有的方面都做到極致。
的確有可能,但是所涉及到的成本非常高,不是大部分人所能獲取的。
因此,在整形美容的銷售服務中會出現各種矛盾與選擇。
如果顧客想做隆鼻,從疼痛與創傷的角度來分析,玻尿酸注射隆鼻相對比較好,從遠期的效果來看,需要有限次數的持續的補打,并且有導致鼻梁變寬的并發癥;從效果持久方面來分析,假體隆鼻的效果就更加的理想,他需要更大的創傷面及恢復時間,需要局部麻醉與全身麻醉,從風險的概率來講加大了系數。無論玻尿酸隆鼻還是假體隆鼻都會導致產生腔隙,因此,假體隆鼻是相對一勞永逸的方式。
顧客的抉擇來自于三個方面,一個是銷售人員的引導,一個是自我的理解與認知,最后一個環節是手術醫生的最終建議。
在手術需要實操階段很多的細節方面同樣面臨矛盾與抉擇,比如麻醉的選擇,整形美容的醫療事故的發生大部份與麻醉有關系,但是麻醉在整形美容又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因此,我們真的需要認真的思考與深刻的分析。
所有的麻醉對身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麻醉劑量及方式選擇不得當對顧客一定會有影響,這種影響的大小目前沒有權威的統計。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是手術醫生與麻醉醫生熟練配合的結果,最理想的狀態是即要消除顧客大部分的疼痛又要保持顧客本能的直覺。這樣顧客對術后麻醉的反應及影響會相對較低。也有人會說,為了保持顧客的“良好感受”一覺睡過去進手術室,“一覺醒來”出手術室,這是否是最好的體驗我無法加以定論,我認為這是最省事的方法。就如上面所說的順產與剖腹產,你省去了生孩子的痛苦,你增加了剖腹產刀口的痛苦及嬰兒未知風險。
決定與實施一件事情或形成一種風氣僅僅靠一個人很難去完成,需要志同道合的一群人的堅守與付出。
時間是最好的檢驗者,它讓我們去回憶當時的決策瞬間。一個假體隆胸的修復顧客,08年選擇腋窩入口,植入層次乳腺后,局麻手術完成。如果從現在的理念出發選擇乳腺后層次比較少,除非你不需要長久植入,過2-3年就取出來,不然它出現下垂的概率以及壓迫乳腺萎縮的風險系數非常高。一旦出現下垂勢必會導致進行二次手術(難度系數一下飆升到4級手術)提升與假體取出,甚至需要假體置換重新放置到胸大肌后。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一樣,所面臨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大的方向不會發生改變。不放假體的都有很高的概率出現下垂。
整形美容手術項目它的長期穩定、持久性非常的重要,物理原理的穩定性、醫學解剖層次的準確性、假體材料的安全性等都是影響手術持久的關鍵因素。在這個的前提下我們還需要加強對審美的理解與認知。沒有任何求美者想從事2次手術的修復,但是我們還能看到第九次鼻整形修復的故事,心理因素也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負擔。
以盈利為第一目的的整形美容機構占據大多數,以服務顧客為第一目的的整形美容機構在不斷的增加,時間是最好的過濾器,也是更好的沉淀積累。只有求美者從自我本質的認知,才能改變一些底層設計的邏輯。
希望所有的醫療美容的從業者恪守本質,努力前行,時刻總結與分析,做一個敬畏生命,“負罪前行'的先行者。
作者:宋紅現(本文最早寫于2020·11月,幫助一位讀者完成假體隆后的思考)
來源:醫美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