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中國座“中國十大青年鋼琴家”元杰在獨墅湖校區601幢音樂廳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古典音樂講座。大青這位青年音樂大師以詼諧幽默的年鋼語言和激動人心的演奏征服了現場觀眾,贏得了陣陣掌聲。元杰
本次活動由我校藝術教育中心、校講音樂學院、中國座蘇州市鋼琴學會主辦,大青我校學生藝術聯合會承辦,年鋼第二屆“協鑫杯”全國大學生綠色能源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友情贊助。元杰
31歲的校講旅美青年鋼琴家元杰,是中國座美國茱莉婭音樂學院演奏博士、中央電視臺評選“中國十大青年鋼琴家”,大青被《紐約時報》稱贊為“完美的年鋼技術和毫無疑問的樂感使他成為同一代鋼琴家中的佼佼者”,被世界著名的元杰紀錄片《鋼琴的黃金時代》的杜拜先生評價為“新一代鋼琴家中不可缺少的鋼琴詩人”。他的校講音樂會遍及全部五大洲,近40個國家和地區,近500多座城市。他在最著名的音樂廳演奏,與他合作過的著名的國內外交響樂團有最著名的紐約愛樂樂團、德國德累斯頓交響樂團等近40個交響樂團。
演講開始前,為一睹大師風采,慕名前來的觀眾絡繹不絕。現場不僅聚集了眾多蘇大學子,還有許多家長帶著學習鋼琴的孩子前來。
元杰首先簡要闡述了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區別,其間還穿插講述了各種軼事。隨后,他建議說,演奏古典音樂需要注意每首曲子的時代特征,了解作曲家們個人的演奏特色。在分析了舒曼、肖邦、勃拉姆斯的不同風格后,元杰更是直接坐到鋼琴旁,舒展手臂,指尖開始在黑白鍵上跳躍。他飽含深情,用精湛的演奏技巧演繹了多部作品片段及完整的曲目《磨坊少年與小溪》。考慮到很多觀眾不是專業的鋼琴學員,為了便于觀眾理解,元杰運用夸張的動作,放大了不同彈法間的區別。
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而元杰的演講也愈加精彩。觀眾們被這位“音樂詩人”深深帶入音樂背后的故事中。在人們沉浸在樂曲淡淡的憂傷中時,元杰話鋒一轉,開始分析中國、日本和韓國古典音樂間的差異。他將中國民歌《瀏陽河》改編成日本小調,竟給人濃濃的京都味兒。這邊,大家還驚嘆于僅僅兩個音調便能改變整個曲風的神奇;那邊,元杰指尖流淌的音符早已是熱門韓劇的配樂,演奏到動情之處,他閉上眼深情呼喚:“歐巴,撒浪嗨!”觀眾們被他這副模樣逗得合不攏嘴,又不自主拍手叫絕。
最后,元杰指出了許多鋼琴學員共同面臨的問題:豐富的感情經歷不能轉化為音樂,即音樂演奏常常給人沒有感情的干澀之感。對此,他建議,演奏古典音樂前需要了解音樂背后的故事、情緒、節奏,同時還要入戲。“音樂和戲劇是一家人,讀譜是對音樂的二次創作,要通過音樂說話。”元杰鼓勵在場的學員們讀一讀戲劇。在現場,他還邀請了一名觀眾同他演起了一出抗戰劇,元杰的表演天賦和搞笑功底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近兩個半小時的講座,在觀眾們戀戀不舍中結束。會后,大家依舊熱烈討論著當晚的精彩之處。元杰用幽默的話語和飽含深情的演奏,向人們發出了重視古典音樂的呼喚。演奏的意義并不在于單純用手指敲出準確的音符,樂曲中需要融入演奏者自身對樂曲的理解和那份對音樂炙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