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難耐險喪命醫護協力使回生
2月22日 ,病痛當大家已進入夢鄉的難耐時候,蘭大二院急救中心門前停下一輛張掖市人民醫院的險喪救護車。車上躺著的命醫是來自張掖市某縣一農村年僅26歲的小張,本該是護協回生意氣風發、滿懷豪情的力使青年小伙子,可是病痛如今的他,怎么也站不起來了。難耐 入院前3天,險喪小張因“感冒”服用了“對乙酰氨基酚”,命醫第二天全身皮膚出現紅斑,護協回生迷惑不解的力使他還沒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全身皮膚開始潮紅、病痛腫脹并出現大片剝脫,難耐像重度燙傷一樣,險喪坐臥難耐、疼痛難忍,這時家人急慌把他送往張掖市人民醫院,由于當地醫療設備的限制,張掖市人民醫院趕忙把危在旦夕的小張送到了我院。 當夜,我院皮膚科主任駱志成詳細了解病情后,確診為中毒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該病比較少見,但卻是一種非常危重的皮膚病,死亡率頗高。次日,駱主任召集皮膚科所有醫護人員進行病例討論,制定出一套適合小張病情的治療方案。后經檢查,小張還患有乙肝。因其病情十分嚴重需大劑量注射激素,但用大劑量激素可能會加重乙肝,引發內臟和皮膚本身嚴重感染,最終導致敗血癥而致使病人死亡。后經以皮膚科李文竹教授為核心的醫療小組反復斟酌,在治療中,采用了目前國際上先進的治療方法——注射大劑量丙種球蛋白,護理中詳細列出為患者全身護理、局部護理、病房消毒、病房保溫、交接班床頭報告病情等細節。 在我院皮膚科全體醫護人員的齊心協力和精心照料下,一周后,小張終于起死回生,蒼白的臉開始紅潤起來。23天后,小張終于康復出院。出院時,小張不知道怎樣來表達自己對皮膚科全體醫護人員的感謝,他眼含熱淚給在場的醫護人員一一鞠躬表謝意。 據了解,中毒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一般是由藥物過敏或細菌感染所引起,雖發病率不高,但病情危重,死亡率頗高。至今,我院皮膚科已成功救治此類患者10余例。該病例的成功救治,不僅反映了我院皮膚科的診斷和治療水平,而且也體現了皮膚科全體醫護人員團結協作,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工作態度。 (李春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