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質量管理過程中,醫院我們往往將醫療質量理解為“醫療效果的質量優劣”,即歸結為四個方面:診斷是管理否正確、治療是滿意否有效、醫療是度入否安全、療程是醫院否長短。
事實上,質量現代高品質的管理醫療服務還應該包括: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良好的滿意醫患溝通、適宜的度入醫療價格、良好的醫院服務態度、人性化的質量人文關懷等等。綜合起來,管理就是滿意我們常說的“患者滿意度”。
在現代醫院質量管理中,度入“患者滿意度”的內涵可以總結為三點:安全、結局、體驗,而提升患者滿意度的過程也是增加患者對醫療服務提供方的體驗和主觀評價的過程。
安全,即“保持患者的安全”,包括醫療安全、護理安全等。不安全的醫療,會導致患者病程延長和治療方法復雜化等后果,不僅增加醫療成本和經濟負擔,有時還導致醫療事故引發糾紛,影響醫院的社會信譽和形象。在醫院工作中,通過梳理、完善工作流程,建立更規范、有效的醫院管理制度和體系,使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簡明可行。
結局,即“治好患者的病”,例如確保患者健康狀況是否得到改善、有無并發癥出現等。由于醫學學科的復雜性、局限性、難以預見性和生命個體的差異性,我們無法保證每一個患者都能夠完全康復。但是我們可以在技術范圍內盡可能減少患者的痛苦,盡最大努力減少并發癥,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
體驗,即“好好對待患者”,從患者的期望和感知出發,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現在醫院也常常講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然而卻有很多規定、辦法、布局都是為方便醫院工作人員而設計的,很少考慮到病人的感受。現實中,很可能患者來到醫院,還沒到診室就已經是一肚子怨氣:停車繞路、就診復雜、掛號機難用、上廁所沒紙等等。
做好患者滿意度,還要注意護理團隊的管理。在患者的投訴中,護士往往是投訴的焦點,雖然很多并不是護士的問題,但是護士是與患者接觸最多的,很多病人或家屬把怨氣撒在護士身上。所以,護士團隊一定要提升專業水平、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和加強健康教育。當然接到患者投訴之后,科室管理者一定要搞清楚前因后果,不能貿然直接去指責護士,否則護士也會覺得很委屈。
醫院企業化經營是時代趨勢,不論是營利性醫院或非營利性醫院,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需求,即是醫院經營戰略的基本途徑,也是醫院提高服務質量所應追求的理想目標。正如新加坡亞歷山大醫院陸圣烈院長所講:“病人是醫院里最重要的人物,在醫院里所做的一切都要把他們的健康利益和方便舒適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