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以來,月成國際油價下行趨勢明顯。品油隨著國際油價不斷回落,調價打開國內成品油調價參照的窗口三地原油價格平均變化率開始負向運行。專家認為,下調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低迷,否存5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或開啟。變數接受新華08網采訪的月成南華期貨研究所高級總監楊光明表示,整個5月都是品油成品油下調窗口期,如果5月不能下調,調價打開6月下調的窗口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地原油變化率持續負向運行 下調窗口最早5月初打開
我國現行的下調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國際市場布倫特、否存迪拜、變數辛塔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正向或負向超過4%,月成即通常所稱“三地原油變化率”變動超過4%時,國內油價可相應作調整。
由于國家有關部門并未明確公布三地原油變化率測算的細則,因此各家機構測算的結果有所不同。但三地原油變化率持續負向運行的趨勢卻是業內一致的判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如果國際油價維持低迷態勢,5月份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將開啟,調價窗口期最早會在5月初打開。
據生意社監測,截至4月25日,三地原油變化率為-2.16%.4月份以來該變化率基本呈持續下跌態勢。
楊光明認為,二季度是石油傳統的需求淡季,石油市場或面臨供過于求的風險,國際油價可能創出年內低點。5月全球石油需求比較弱,處于低速運行,是下調油價的最好時機。
中國國際期貨中期研究院能源總監劉亞琴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眼下伊朗局勢并無進一步惡化信號,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再度占據上風。國際投資基金經過前期的爆炒也出現了熱情減半逐漸退場的跡象。短期內國際油價面臨較大下行風險。
新華經濟分析師胡俊超和安蓓也聯合撰文指出,影響國際油價走勢的基本因素仍是較為疲弱的供求基本面,預計下周國際油價將呈現盤整走勢。國內成品油市場方面,由于當前市場主要以消耗前期庫存為主,且三地變化率后期負向趨勢進一步擴大,成品油市場下調預期增強,預計下周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也將回落。
發改委要兼顧各方利益 下調與否存變數
國內將迎來年內第一次油價下調窗口期?市場似乎躍躍欲動。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三地原有變化率正在朝-4%方向穩步邁進,但調價與否,發改委要兼顧各方利益,即使觸線,輪空窗口期的情況也并不罕見。
南華期貨研究所高級總監楊光明表示,發改委調整成品油價格會考慮很多因素:物價情況、通脹壓力、農耕生產以及各行各業的承受能力等等,因此推遲調價也是常有的事情。
以今年調價的情況為例,截至3月5日,三地原油移動變化率達7.68%(據卓創資訊測算)。前一次上調油價在2月8日,按照現行成品油調價辦法,調價窗口也已正式打開。但直到3月19日晚發改委才正式宣布上調油價。
楊光明認為,5月底是國內成品油下調的最后窗口。因為全球石油需求處于相對淡季,隨著6月全球消費旺季的來臨,國際油價易漲難跌。到那時,按照現行的成品油價格機制,下調窗口就完全關閉了。
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有望破殼
近日中證報刊登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有望破殼》的報道引起媒體廣泛轉載。該文章援引業內人士的話說,新的定價機制推出的時機已經成熟,有望破殼而出。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近期也透露,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會抓緊時機推出,已將有關方案上報國務院。
據分析,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向已經比較明晰。主要是調整掛靠油種,縮短調價周期,改變調價方式,提高機制運行透明度等。在縮短調價周期上,估計會把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或14個工作日;在改變調價方式上,國際油價在130美元/桶以下時,定價權和調價權將會下放至幾大石油巨頭。還可能會將原來“4%”的油價參考幅度相應下調。
楊光明介紹,WTI主要反映北美地區的市場價格,現階段從北美地區進口的原油量并不多。即使將WTI列入調價掛靠油種,預計其所占比重也不會太大,主要目的是在定價機制中體現WTI變化的趨勢。目前國內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因此布倫特和迪拜原油價格應該占據相對主要的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