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各種名牌的老花“老花”
你腦海中會閃過什么圖案?
它們可能有幾十年、上百年的長這樣兒歷史
而今天我們要認識的這塊織錦上
也有“老花”,很老,文博一千多年
一起了解
? 唐立獅寶花紋錦 ?
01
? 陵陽公樣 ?
唐朝的日歷時尚“老花”
是的,它的丨唐確老了
老到斷成了一條一條的
但當這片織錦逐漸拼湊起來
你會發現它也曾光彩華美
△唐立獅寶花紋錦圖案復原。花的老花造型總體如牡丹,但其中的長這樣兒花蕾又如石榴;花團錦簇中,是文博一只站立的獅子。
圓形的日歷花環中,站立著一只獅子
這樣就套上了一個“公式”
外圍圓環+中心圖案=團窠(kē)紋樣
團,丨唐就是老花圓;窠,就是長這樣兒鳥獸的窩。(這樣看來,文博這只獅子的日歷窩也怪華麗的)
這就是創自唐代初期的陵陽公樣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團窠圖案
因它的發明人陵陽公竇師綸而得名
△類似的圖案在長安大明宮遺址出土的方形花磚(右)上也有發現。(圖片來源:中國絲綢博物館)
△唐團窠對獸紋夾聯珠對鳥紋半臂,丨唐成都博物館藏。點擊圖片,了解唐朝小姐姐的百搭單品↑↑↑
陵陽公樣吸收了自西域傳入的
聯珠團窠紋樣特點
將外面一圈的聯珠
換成了中國審美的花卉
中間則是鳳鳥、獅子等動物圖案
△唐團窠聯珠對獅紋錦,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此件織錦采用的遼式斜紋緯錦組織
大約從晚唐開始出現
其紋樣已帶有自由的寫實風格
應是陵陽公樣
在唐代晚期流行的典型代表之一
02
? 從聯珠到花卉 ?
見證絲綢之路文化互鑒
最早陪襯動物紋樣的珠子
源頭在當時的波斯等地
這種頗具異域風情的圖案
隨中西方交流的大動脈絲綢之路
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點擊圖片,回望2100年前的鑿空之旅
北朝時,流行于波斯的聯珠團窠紋樣
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到了隋朝
波斯織物很快便在中國流行起來
時至唐朝,“設計師”竇師綸
因功獲封陵陽郡開國公
之后在負責制造輿服器械期間
創制出了聞名后世的“陵陽公樣”
除此之外
一種完全由花卉組成
沒有動物紋樣的團窠寶花紋
也發展了出來
△唐錦袖花卉紋綾袍(局部放大及圖樣復原),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從絲綢的出口,到波斯織品的舶來
從聯珠的簡約之美,到花卉的繁華之美
這樣的變化融合
見證了古代絲綢之路上
不同文明的相互奔赴
03
? “我從西域來” ?
獅子并非本土物種
唐立獅寶花紋錦上的獅子
身體健碩,肌肉發達
畫風是個“寫實派”
然而下面這件織錦中
同樣是獅子形象
卻是翹著尾巴
吐著舌頭,略顯呆萌
——這,怕不是“獅子狗”吧(開玩笑的)
△南北朝蓮花獅象紋錦(局部),左側為獅子造型,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獅子不是中國本土物種
漢代,獅子從西域進貢而來
——對,還是絲綢之路
人們對獅子造型的認識
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抽象到具象的過程
紡織品上出現獅子造型
則要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據專家介紹
當時不少設計師可能都沒見過獅子
只能根據狗或者其他動物
想象獅子的樣子
難免與真獅子有所出入
“你找我?你有事兒?”
到了唐代
人們對它則有了更多認識
讓獅子與其他祥瑞一起走進百花園
穿越絲路,看各國文明各美其美
交流互鑒,如錦緞絲綢絲線穿梭
美美與共
監制丨唐怡制片人丨畢磊文案丨田野視覺丨林琦技術丨湯沛審校丨左中明統籌丨劉瑩 帥鐘琴特別鳴謝丨中國絲綢博物館 總臺浙江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