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冠心病是糖尿德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可改變的病和病患危險因素對心血管疾病的發展、復發和預后有很大影響。非糖防特別是尿病,生活方式因素和共病在一級和二級冠心病預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冠心通過生活方式干預進行適當控制可能會減少冠心病患者的糖尿復發、再住院、病和病患殘疾和死亡率。非糖防
冠心病二級預防的尿病目標是通過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促進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冠心體重減輕,控制血壓、糖尿血脂和血糖水平。病和病患然而,非糖防在冠心病患者中,尿病互補的冠心生活方式干預的重要性經常被忽視。因此,諸如高血壓、高脂血癥或尤其是糖尿病的共病仍未得到充分控制。特別是,糖尿病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風險因素,與不利結果相關,包括對預期壽命的負面影響。然而,糖尿病及其前驅狀態在冠心病患者中仍經常未被診斷出來。關于德國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控制動態的數據很少。
歐洲通過干預減少事件的二級和一級預防行動(EUROASPIRE)調查計劃定期評估歐洲國家臨床實踐中慢性冠心病患者的藥物治療和風險因素控制。在德國EUROASPIRE IV (EA-IV)亞組中,包括血壓、膽固醇水平、體重和糖尿病患者的HbA1c濃度在內的風險因素控制目標水平經常達不到,盡管藥物治療在被調查人群中實施良好。
我們基于EA-IV(2012–13)和EA-V(2016–17)研究的德國子集比較了慢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病率,并分析了普遍超重、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和未識別的血糖異常的決定因素。由于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血管事件復發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因此也對已知的糖尿病病史進行了分層分析。
方法:EA倡議反復進行歐洲范圍的多中心調查,調查年齡在18-79歲的慢性冠心病患者的二級預防質量。德國的數據收集是在維爾茨堡(EA-IV,EA-V)、哈雷(EA-V)和圖賓根(EA-V)的研究中心進行全面基線訪問期間進行的。
結果:384名EA-V參與者(中位年齡69.0歲,81.3%為男性)和536名EA-IV參與者(中位年齡68.7歲,82.3%為男性)接受了檢查。比較EA-IV和EA-V,除了EA-V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較低之外,沒有觀察到危險因素患病率和生活方式改變的相關差異。與EA-IV相比,EA-V的未識別糖尿病患病率明顯較低(11.8%比19.6%),而在其余人群中,前驅糖尿病的比例類似地較高(62.1%比61.0%)。
表1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控制
圖1 EA-IV和EA-V中未被識別的糖尿病概率,按年齡、指標事件類型和性別分層
圖2基線時流行風險因素的決定因素;EA-IV和EA-V參與者的匯總分析。a、B、C:模型根據年齡、性別、機構(三級與一級護理)、教育、抑郁、焦慮、指標事件前的冠心病既往診斷、指標事件類型(選擇性/急性)、心臟康復完成情況、專業支持(心臟病專家、全科醫生、內科醫生)、研究關系進行調整。修改模型,最初由庫尼等人發表[26]。d:模型根據年齡、性別、體重指數、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脂藥物、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是否吸煙、指標事件和訪談之間的月數、定期劇烈體育活動、飲食變化、研究關系進行調整。基于KORA基本模型的糖尿病預測模型
結論:在2012年和2017年之間,觀察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適度下降,而德國慢性冠心病患者的血壓控制和體重沒有明顯差異。盡管在研究后期未被發現的糖尿病患病率有所下降,但血糖正常的患者比例很低。由于藥物治療實施得相當好,加強生活方式干預、精神健康計劃和心臟康復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
原文出處:
Ungethüm K, Wiedmann S, Wagner M, et al.Secondary prevention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nsights from the German subset of the hospital arm of the EUROASPIRE IV and V surveys.Clin Res Cardiol 2022 Sep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