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眾造假丑聞發酵:歐洲投資銀行或撤回18億歐元貸款
據外媒12日報道,發酵歐洲投資銀行可能會收回發放給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歐洲18億歐元貸款,原因是投資這筆貸款可能被用于幫助大眾進行柴油車輛尾氣排放檢測造假。這凸顯出大眾的銀行造假丑聞對其融資能力的負面影響正日益擴大。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或撤回貸歐洲投資銀行向大眾發放了約46億歐元的大眾貸款,此外還發放了一些貸款幫助大眾用來研發低排放的造假發動機和在南美建設工廠。
歐洲投資銀行行長維爾納·霍耶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丑聞將可能收回涉嫌被大眾用于幫助造假的發酵貸款。他表示,歐洲歐洲投資銀行的投資貸款必須要滿足某些氣候變化條件,歐洲投資銀行將對貸款的銀行用途進行詳細調查,如果發現貸款被用于其他用途,將會考慮收回這筆貸款。他還表示,對大眾的造假行為感到十分失望,歐洲投資銀行與大眾之間的關系因為這一丑聞嚴重受損。
大眾9月中旬曝出丑聞,利用尾氣排放檢測軟件幫助柴油車輛達標,但實際上尾氣中的有毒物質遠超法定標準,涉及1100萬車輛,多國監管機構已經對大眾展開相關調查。大眾已經承認在美國市場涉及約50萬車輛,德國交通部稱大眾在歐洲市場也存在類似違規行為。歐洲是大眾最為重要的市場之一。據悉,大眾歐洲市場銷量約占總銷量的近40%。大眾12日表示將在中國市場召回1950輛柴油車并修復相關檢測軟件。
大眾目前面臨修復1100萬車輛尾氣排放檢測軟件的成本,還可能需要巨額資金應對來自監管機構、消費者和投資者的調查和訴訟,因為丑聞造成的聲譽受損令其股價大幅縮水,也可能對其銷售造成重創,不少分析均預計大眾將需要付出數百億歐元的代價來應對這場危機。
丑聞引發的不確定性令大眾融資成本面臨不斷上升的風險,可能擠壓利潤空間并削減其競爭力。目前,標普、惠譽和穆迪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均將大眾的信用評級展望列為“負面”,這意味著大眾信用評級面臨被調降的風險,融資成本可能因此上升。德國《星期日世界報》的報道稱,有消息人士透露,大眾正在考慮縮減截至2018年的1000億歐元投資預算。路透社的報道稱,大眾正在計劃采取措施減少開支以避免信用評級被降,但目前尚未考慮出售資產。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