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乳腺癌發病率的對雙上升、治療方法的側同查改進和預期壽命的延長,女性患雙側乳腺癌的步性概率也顯著增加。即使在目前對側預防性乳腺切除手術率較高的乳腺情況下,有乳腺癌病史的癌篩患者出現對側乳腺癌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2倍,患對側乳腺癌的價值終生風險增加2%-20%。如果第一個和第二個乳腺癌之間的對雙時間間隔較短,則認為對側乳腺癌是側同查同步的,如果時間間隔較長,步性則認為是乳腺偏側的。然而,癌篩對于區分同步性和非同步性疾病的價值間隔時間分界值(范圍為1-12個月)臨床上目前尚無共識。
增強MRI可發現乳腺鉬靶檢查中遺漏的對雙隱性乳腺癌,包括同側乳腺的側同查多灶性/多中心性病變和對側乳腺的同步性疾病。然而,步性使用術前MRI進行同側乳腺評估存在爭議。兩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術前MRI并不能減少再次手術或從保留治療轉為乳腺切除術的比率。盡管三項回顧性研究發現,接受MRI檢查患者對側乳腺癌的發生率明顯降低,但這與部分研究的結果相矛盾。
近日,發表在Radiology雜志的一項研究評估了MRI作為篩查工具對新診斷乳腺癌患者長期預后的影響,為進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供了技術支持。
本項研究對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間新診斷的乳腺癌患者的數據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排除了新輔助化療、曾患過乳腺癌、遠處轉移以及沒有計劃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比較了進行和不進行術前MRI檢查的組別。使用Kaplan-Meier方法對傾向性評分匹配組進行生存分析,以估計病因特異性生存(CSS)和總生存(OS)。使用邊際Cox比例危害模型來評估MRI和臨床病理變量與OS的關系。
在1846名患者中,1199人符合納入標準。中位隨訪時間為10年(范圍0-14年)。2:1的匹配樣本包括705名患者(MRI組470人,無MRI組235人);手術時的中位年齡分別為59歲(范圍,31-87歲)和64歲(范圍,37-92歲)。各組之間在隱性乳腺癌發病率(MRI組:470名患者中有21名[4.5%];無MRI組。235名患者中有10名[4.3%];P>0.99)及CSS方面(HR,1.34;95%CI:0.56,3.21;P=0.51)沒有統計學差異。在腫瘤尺寸較大(>2厘米)(HR,2.58;95% CI:1.11,5.99;P = .03)和組織學III級腫瘤(HR,2.94;95% CI:1.18,7.32;P = .02)的患者中,MRI獲益更大。
圖 診斷為乳腺癌的65歲女性的軸位向、脂肪飽和、增強T1加權的MRI掃描顯示:(A)右乳外上方有一個0.7厘米的不規則均勻增強的腫塊(箭頭),(B)對側病變僅通過MRI檢測,在內上象限有1.2厘米的非腫塊增強區域(箭頭)。經過雙側腫瘤切除術和前哨淋巴結活檢,最終病理檢查顯示雙側浸潤性導管癌,組織學I級,淋巴管浸潤陰性,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2受體陰性;兩者的腋窩結病均為陰性。患者接受了放療,然后接受了5年的內分泌治療,治療11年后沒有證據顯示局部或遠處復發
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新診斷乳腺癌的患者進行單次乳腺MRI篩查可提高早期同步性乳腺癌的檢出率,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總生存率。
原文出處:
Vivianne Freitas,Xuan Li,Yoav Amitai,et al.Contralateral Breast Screening with Preoperative MRI: Long-Term Outcomes for Newly Diagnosed Breast Cancer.DOI:10.1148/radiol.21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