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落實國家人工智能治理原則,計算機科界人進一步構建人工智能治理國際交流平臺和全球合作機制,學技在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和上海市科委的術學指導下,由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聯合承辦的院聯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人工智能治理論壇于7月10日下午舉行。本屆人工智能治理論壇以“發展負責任的合承會人人工智能”為主題,探討“技術+制度”雙輪驅動的辦世治理綜合解決方案,探尋人工智能治理新模式,工智工智推動人工智能治理原則落地落實。大能治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姜育剛出席論壇并發表題為《人工智能若干安全問題初探》的理論演講,他介紹了人工智能模型的計算機科界人常見安全缺陷并給出了一些防御思路。在他看來,學技“攻擊和防御技術永遠都是術學博弈和互促發展的,技術會在人工智能治理中發揮非常重要的院聯作用。”
論壇上,合承會人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國慶與薛瀾、辦世李仁涵、季衛東等知名專家共同宣布成立“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專家咨詢委員會治理工作組”。工作組由科學家、法學家、倫理專家和企業代表組成,主要職能是加強人工智能治理相關研究,促進國際交流參與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就人工智能立法、倫理規范、標準評估等提出建議,推進人工智能治理原則落到實處。
上海市科委傅國慶副主任與薛瀾、李仁涵、季衛東共同啟動治理工作組
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專家咨詢委員會在論壇上發布了“協同落實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的行動建議”(上海人工智能治理協同行動9條),提出了“一平臺、四工作、四體系”的系統落實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的行動方案建議。“一個平臺”,即構建全球合作網絡和交流平臺,推動形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研究和協作共同體,汲取全球多元文化智慧,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四工作”是推進人工智能治理標準規范的制定、推動建立行業自律、總結推出最佳實踐、推動安全可信技術研發;“四體系”是致力于建立人工智能治理的評估體系、監管體系、人才體系、保障體系。據悉,這是國內首次提出系統落實國家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的行動建議方案,將為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上海人工智能治理協同行動9條”發布
論壇上,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薛瀾全面闡釋了中國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戰略、政策,同時也介紹了中國企業的積極探索,提出了繼續完善人工智能治理的建議,展示了中國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理念和舉措。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和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姜育剛介紹了技術上解決治理問題的前沿探索。曠視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印奇、IBM研究院人工智能倫理全球負責人Francesca Rossi、上海博泰車聯網創始人應宜倫分享了各自企業的實踐探索。復旦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豫分析了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何以可能的前提。
本次論壇邀請了近20位國際嘉賓進行交流。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國專家也表達了積極參與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期望,也介紹了本國在人工智能發展中的個性化問題。相關國際組織專家在論壇期間,在線參與了討論。論壇以中英雙語形式向全球播出,引起全球業界關注。
制圖:實習編輯:楊澤璇責任編輯:李沁園